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克西姆餐廳

法國巴黎的西餐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克西姆餐厅map
Remove ads

馬克西姆餐廳 (法語:Maxim's)是法國巴黎著名的西餐廳,位於皇家路三號,因其新藝術運動的內部裝修聞名。

Thumb
馬克西姆餐廳前臉

歷史

Maxim's 於1893年由前服務員Maxime Gaillard在巴黎皇家路三號創立,最初是一家小酒館。該地點此前曾是一家冰淇淋店。1899年,為籌備1900年巴黎世博會,餐廳進行了著名的裝飾。天花板採用彩色玻璃,牆上繪有仙女壁畫。在那個時代,正如 Franz Lehar 的音樂中所說,它被稱為「可以帶女士但絕不能帶妻子的場所」。在19世紀末的美好時代(la belle époque),Maxim's「成為巴黎的社交和美食中心」。

在下一任老闆Eugene Cornuché的經營下,它成為巴黎最受歡迎和時尚的餐廳之一。他為餐廳的用餐區增添了新藝術風格的裝飾,安裝了鋼琴,並確保餐廳里總是坐滿了美麗的女性。科爾努什常說:「空蕩蕩的房間……絕不!我總會安排一位美女坐在窗邊,從人行道上就能看到。」它如此有名,以至於Franz Lehar 1905年歌劇的第三幕就設定在那裡。

1913年,Jean Cocteau談到 Maxim's 的顧客時說:「那是天鵝絨、蕾絲、絲帶、鑽石以及我無法形容的一切的堆積。給這些女人脫衣服就像一次需要提前三周通知的郊遊,就像搬家一樣。」

1932年,當餐廳陷入困境時,諾埃爾·彼得斯(Noel Peters)餐廳的老闆奧克塔夫·沃達布爾(Octave Vaudable)買下了 Maxim's。他開始挑選顧客,偏愛常客,最好是名人或富人,從而開啟了沃達布爾家族半個多世紀的聲望餐飲新時代。20世紀30年代的著名客人包括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約瑟芬·貝克(Josephine Baker)和讓·科克托(Jean Cocteau),後者是沃達布爾家族的密友和鄰居。劇作家喬治·費多(Georges Feydeau)創作了一部名為《Maxim's 的女士》的流行喜劇。

1971年,為伊朗波斯帝國成立2500周年慶典提供宴會服務,因而關閉了其在巴黎的總店兩周來為慶典準備。

1981年皮爾卡丹先生接管馬克西姆餐廳,為其注入了全新的品牌生命力,推動了馬克西姆系列產品的成功商業化。馬克西姆作為法蘭西文化的旗艦代表,傳奇生活方式的永恆象徵。

Remove ads

二戰期間與戰後發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占領巴黎期間,奧托·霍徹(Otto Horcher)被任命為餐廳經理,餐廳繼續營業。Maxim's 是德國高級指揮部和合作主義名流最喜歡的巴黎餐廳。赫爾曼·戈林(Hermann Göring)、奧托·阿貝茨(Otto Abetz)和恩斯特·榮格(Ernst Jünger)在巴黎時都喜歡 Maxim's。由於官員的支持,Maxim's 在占領期間享有受保護的地位:其員工未被驅逐,並免受食物限制。巴黎解放後,它被法國抵抗組織關閉,並於1946年9月重新開放。

戰後,沃達布爾家族修復了餐廳,並開始國際擴張,在伊斯坦堡、芝加哥、東京和墨西哥城開設了使用 Maxim's 名稱但由不同管理層運營的餐廳。1949年,孔雀燒烤店(Peacock Grill)在休斯頓開業,後來更名為 Maxim's,其設計基於巴黎的 Maxim's。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泛美航空(Pan Am)在航班上提供 Maxim's de Paris 的餐飲服務,包括他們著名的牛肉主菜,因為波音377平流層客機「有自己的烤箱,通常會在飛機上烹製牛里脊肉並在您面前切片。」

Maxim's 在20世紀50年代也深受國際名流的歡迎,客人包括亞里斯多德·奧納西斯(Aristotle Onassis)、瑪麗亞·卡拉斯(Maria Callas)、溫莎公爵(the Duke of Windsor)及其夫人沃利斯·辛普森(Wallis Simpson)、波菲里奧·魯比羅薩(Porfirio Rubirosa)、馬克斯·奧菲爾斯(Max Ophüls)和芭芭拉·赫頓(Barbara Hutton)。

20世紀50年代末餐廳翻修時,工人們發現了一批失落的硬幣和珠寶,它們從富人的口袋裡滑落,被困在長椅的墊子之間。

1956年,餐廳的名聲使其成為香港一家西式餐廳 Maxim's Boulevard 的命名靈感。該餐廳迅速取得成功,並最終發展成為美心集團(Maxim's Caterers),按收入和市場份額計算,它是香港最大的餐飲企業,也是東亞最大的餐飲企業之一。

20世紀60年代,法國奧利機場的 Maxim's 餐廳開業。芝加哥的 Maxim's:南希·戈德堡國際中心(The Nancy Goldberg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Center)於2013年開始招標,它於1963年開業,是巴黎 Maxim's 的複製品。芝加哥的 Maxim's de Paris 於2022年由芝加哥市出售給當地居民維多利亞和亞當·比爾特(Victoria and Adam Bilter),以修復內部並重新開放為私人會員社交俱樂部阿斯特俱樂部(Astor Club)。

碧姬·芭鐸(Brigitte Bardot)赤腳進入餐廳引起了轟動。讓·保羅·高緹耶(Jean Paul Gaultier)回憶說,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因著裝要求被 Maxim's de Paris 餐廳拒絕,因為他穿的是高領毛衣而不是正裝襯衫和領結,這造成了「巨大的醜聞」。這一時期的其他客人包括西爾維·瓦爾坦(Sylvie Vartan)、約翰·特拉沃爾塔(John Travolta)、珍妮·莫羅(Jeanne Moreau)、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和基里·特·卡納瓦(Kiri Te Kanawa)。正是在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在奧克塔夫·沃達布爾的兒子路易斯·沃達布爾(Louis Vaudable)的管理下,Maxim's 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餐廳之一,也是最昂貴的餐廳之一。路易斯·沃達布爾和他的妻子瑪吉(Magguy)確保了 Maxim's 的國際聲譽。

弗朗索瓦·沃達布爾(François Vaudable)多年來一直在他父親身邊管理餐廳,他繼承了家族的事業,使 Maxim's 迎來了輝煌時代。

Remove ads

品牌擴張與易主

20世紀70年代初,戴高樂機場(De Gaulle Airport)開業,成立了 Air Maxim's International 控股公司,負責管理機場的所有餐廳。它還開始管理里昂和馬賽的兩個機場餐廳,以及火車和百貨公司的餐飲服務,以及兩家酒店的管理。

1971年,Maxim's 曾短暫關閉,當時它正在為波斯帝國2500周年慶典提供食物和葡萄酒。600位客人用餐五個半小時,這是現代史上最長、最奢華的官方宴會,並被連續幾版《金氏世界紀錄大全》收錄。

卡丹企業(Cardin Enterprises)於1978年開始將其名稱授權給所有者路易斯·沃達布爾和瑪吉·沃達布爾。Maxim's 品牌擴展到各種商品和服務。1981年,Maxim's 精品店銷售了約900件由卡丹製造或購買但均以 Maxim's 品牌銷售的商品,其中包括一系列男士晚禮服。周五晚上,餐廳本身仍然是黑領帶之夜。其他商品包括桌布、瓷器、玻璃器皿、家具和鮮花,在法國約有200家精品店。

1981年,Air Maxim's International 的年總收入超過5000萬美元,主要來自許可費。當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多年來一直授予 Maxim's 三星——傳聞考慮將其降至兩星時,沃達布爾說他們「要求一個特殊的標誌,因為我們不是一家普通的餐廳。當米其林拒絕時,我要求我們被除名。」據《紐約時報》報道,這場爭執並未影響餐廳的受歡迎程度,預訂仍需提前一天,並且餐廳總監控制著「等級森嚴的座位系統」。

1981年,法國政府宣布餐廳的新藝術風格內部為歷史古蹟。同年,沃達布爾家族擔心餐廳落入外國人手中,提出將 Maxim's 出售給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卡丹企業於1981年5月以未公開的價格收購了它,據稱超過2000萬美元。路易斯和弗朗索瓦·沃達布爾預計將培訓卡丹選擇的繼任者,然後離開業務,餐廳的裝飾和氛圍預計將保持不變。在卡丹的管理下,後來在大樓的三層樓上創建了一個新藝術博物館,並建立了一個歌舞表演,卡丹每晚都會用20世紀初的歌曲來填充。

曾在 Maxim's 工作的廚師包括年輕的沃爾夫岡·帕克(Wolfgang Puck)。

北京是 Maxim's 的第一個海外分店,位於崇文門飯店的二樓,該飯店是中國政府旗下的北京旅遊集團的附屬機構。中國政府擁有北京 Maxim's 51%的股份,而 Maxim's 持有49%。為了這個地點,材料從義大利和法國進口,工匠從日本引進,總裝修費用為350萬美元。開業時,當局確實要求一些裸體雕塑用窗簾遮蓋。一位前 Maxim's 員工表示,北京 Maxim's 約70%到80%的顧客來自大使館以及美國和法國的旅遊團。到1993年,中國公民逐漸成為北京餐廳的主要顧客。

1985年,紐約分店開業,經過兩年的發展。餐廳在第一年就出現了虧損,七年後關閉。大約在1985年,布魯塞爾和里約熱內盧的餐廳因管理問題而取消,1986年2月開業的棕櫚泉酒店也遇到了入住率問題。

媒體注意到美食評論家對卡丹將 Maxim's 視為可特許經營商標的明顯關注的批評,認為其食物質量與價格不符。百人俱樂部(Club des Cent)將其全體大會移至另一家餐廳。卡丹在巴黎的 Maxim's 精品店銷售晚禮服,並在餐廳附近銷售美食小吃。

皮爾·卡丹於2020年去世。到2023年,Maxim's 主要用於私人活動。2023年3月,巴黎協會(Paris Society)執行長洛朗·德·古爾庫夫(Laurent de Gourcuff)宣布,他的公司已被選中來振興這家餐廳,並將在樓上創建一間雞尾酒吧和露台。日常預訂於2023年11月恢復。

馬克西姆餐廳在中國的業務情況

Thumb
1983年,馬克西姆餐廳在北京崇文門飯店2層開設分店

馬克西姆餐廳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3年9月26日,當時中國第一家馬克西姆餐廳在北京崇文門正式對外營業,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後首家合資西餐廳。馬克西姆餐廳在中國市場的定位經歷了從高端貴族餐廳向相對平民化的轉變。

馬克西姆餐廳在廚電的拓展

馬克西姆作為法國品牌,在中國咖啡機市場定位於高端品牌。馬克西姆在中國市場的產品開發呈現出明顯的技術升級路徑。從2019年進入咖啡行業開始,馬克西姆咖啡機經歷了三代產品的演進。

品牌精神

馬克西姆始終保留著生活藝術家的精神,致力於打造廚房裡的藝術生活。在延續法式傳統美學的同時,將優雅的藝術氣質與現代廚具的科技性與功能性融合。

正如品牌靈魂人物皮爾·卡丹先生所述:「馬克西姆,歷經時空轉移,仍是當代生活藝術的象徵。」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馬克西姆的價值永遠走在當時藝術的前列。

流行文化

巴黎的都會傳奇胡志明在流亡時曾在該餐廳打工當服務員。

參考資料

48°52′03″N 02°19′21″E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