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克15型核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克15型核彈(Mark 15 nuclear bomb)或Mk-15是1950年代由美國製造的氫彈,亦是第一顆相對較輕型(約為3.4噸重)的熱核炸彈。



美國在1955年到1957年間共生產了1200枚馬克15型核彈。這其中生產有三種變體:Mod 1、Mod 2和Mod 3。這些設計從1955年至1965年間均有投入使用。
規格
三種生產變體在物理構造上頗為相似。總重約3.4噸,直徑87~89厘米不等,長度為3.5~3.6米 。 [1]
模型構造
Mod 1對應於城堡行動(Castle Nectar)中進行的殭屍(Zombie)武器原型的測試。該測試產生了約等於170萬噸TNT當量的爆炸。 [2] [3]
Mod 2對應TX-15-X1測試模型在紅翼行動(Redwing Cherokee)中的核試驗,爆炸當量為380萬噸。切諾基國家紅翼(Cherokee Nation Red Wing)是美國第一個氫彈空投試驗。 [4]
Mod 3似乎也有380萬噸級的表現。
馬克15型的導彈彈頭變體W15彈頭是在1950年代中期持續進行的項目。它於1957年初被取消。在取消之前,它原本被計劃用於諾斯洛普的SM 62導彈。但它最終被W39所取代(見下文)。
衍生型號
W39型核彈和B39型核彈使用源自馬克15型的通用核彈構造。實驗性的W39設備最初作為TX-15-X3進行過測試(與W39的Mod 0在設計上是相同的)。
掉落和遺失
參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