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哈拉惹里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拿督馬哈拉惹里拉(Dato Maharaja Lela,19世紀—1877年1月20日)是馬來西亞霹靂州的馬來民族主義者。

拿督馬哈拉惹里拉是來自蘇拉威西盧武克區的布吉人(武吉士)國王鄧沙利利英語Daeng Salili的後裔。蘇丹慕扎法沙三世(Sultan Muzaffar Shah III)在位期間,他來到霹靂和被任命為穆夫提,被授予「拿督馬哈拉惹里拉」的頭銜,授予他權力可以不經審訊把罪犯斬首。

潘達蘭後來成為霹靂州反英鬥爭的領導者。領導人中還有拿督沙可(Dato' Sagor)和雅坎丁(Ngah Kandin)。計劃聯合暗殺詹姆斯·韋勒·伍德福德·畢治英語James W. W. Birch[1],英國在霹靂的駐紮總長。這決定由蘇丹阿卜杜拉於1875年7月21日在榴槤塞巴當(Durian Sebatang)主持的會議批准。

畢治在1875年11月2日被拿督馬哈拉惹里拉和他的助手瑟普東(Seputum)刺死。當時他正在巴西沙叻英語Pasir Salak附近的霹靂河洗澡。

畢治被暗殺有不同的原因。一種觀點認為,畢治被刺殺是因為他在霹靂州取締奴隸制。這樣激怒了拿督馬哈拉惹里拉,因為他們的收入依賴於捕捉和販賣半島原住民作為奴隸。[2]

Remove ads

影響

拿督馬哈拉惹李拉被廣泛視為民間英雄,被馬來民族主義者視為馬來人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的象徵。

他的名字衍生成馬來語「maharajalela」和印尼語 「merajalela」,來形容不可控的行為或現象。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