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來亞大學華文學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來亞大學華文學會(簡稱馬大華文學會;馬來語:Persatuan Bahasa Cina Universiti Malaya,縮寫PBCUM)是馬來亞大學的學生組織之一。
簡史
馬大華文學會成立於1986年12月11日,是馬大最大的華人學生組織,有1千多名會員,馬來亞大學中文系也有馬來族和印度族的同學。它在推廣華文和促進各民族學生之間的交流方面發揮著作用。
在馬來西亞學生運動全盛時期的1970年代,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在1974年12月19日發表白皮書,指馬大華文學會涉及馬來亞共產黨之顛覆活動而關閉華文學會[1]。12年後,新的馬大華文學會在1986年12月24日獲准成立。
2017年10月30日,馬大校方以未經校方允許擅自舉辦2項活動、活動告示僅有中文等理由,宣布將馬大華文學會凍結一個學期,並禁學生發表公開聲明,這是1974年以來第一次停社,引起各政黨與非政府組織的關注與聲援[2][3][4][5][6]。經過學會與校方談判,校方於12月21日允許學會局部解凍,以舉辦年度的第十六屆全國大專辯論會(全辯),這是一項各大專院校的校際華文辯論比賽。[7][8][9]
Remove ads
口號
學會常用口號為「紮實為經·回饋為緯」。
會徽
會徽以火鳳凰為核心圖像,配三角形構圖與紅黃藍三色,輔以篆體「馬大華文學會」。其寓意為:鳳凰象徵新生與堅韌,三角代表穩固並指涉馬來西亞主要族群與文化交流,配色呼應國徽與校徽,表達對國家與校園的情感歸屬;篆體強調中華文化淵源。以上釋義見學會官網會徽說明。[10]
宗旨與目標
- 三大宗旨
-
- 推廣華語並提升華文程度
- 促進對各族文化的理解,特別是馬來西亞多元文化
- 促進學生彼此的諒解與合作精神。
- 五大目標
-
- 推廣規範華文華語
- 認識華人傳統價值
- 提升社會關懷意識
- 培育校園中文創作風氣
- 促進校園跨族群交流。
會歌
學會會歌《不滅的信念》,作曲余錦暢,作詞鍾采紝。歌詞刊載於官網頁面。
漫漫歲月我們踏過
傳承的火炬在燃燒
期待火浴後的火鳥
展翅翱翔晴空
縱然路途艱辛坎坷
不滅的信念永堅持
多年的盼望終成真
你我綻放笑容
掀起燦爛的一頁
晴空萬里在眼前
讓我們攜手迎向前
迎向美麗的虹彩
(重複一遍)
縱然路途艱辛坎坷
不滅的信念永堅持
多年的盼望終成真
你我綻放笑容
你我綻放笑容
組織架構
- 負責對外聯繫與合作事務。
- 規劃與執行對外活動計劃。
- 歸檔外部合作及交流資料。[11]
- 協調學會各項活動時間與性質,避免衝突。
- 策劃會員聯誼與內部凝聚活動。
- 維護社團內部的組織紀律與團隊合作。[12]
- 管理來往公函與電子文件。
- 整理並保存會員與行政資料。
- 編寫學會年度活動與行政報告。[13]
- 監管與記錄學會的收支帳目。
- 規劃籌款與經費運用策略。
- 準備並提交年度財務報告。
- 成立於2023年,為學記團改革後的升學資訊平台。
- 協助新生了解校務流程、科系選擇與校園生活。
- 舉辦迎新活動、製作影片與線上問答。[14]
- 面向非華裔學生開設基礎華語課程。
- 提供教學志工實踐機會。
- 推動語言交流與文化理解。
- 成立於1993年,專注於相聲藝術創作與演出。
- 舉辦年度大型相聲觀摩會及小型演出。
- 訓練表演技巧與劇本創作能力。
- 前身為「社會醒覺組」,於2005至2006學年整編。
- 推動社區服務與社會議題關注。
- 舉辦老人院探訪、環保活動及志願計劃。
- 推廣書法、篆刻、水墨畫等傳統藝術。
- 組織藝術展覽與工作坊。
- 提升校園中文化美學風氣。
- 負責校內辯論培訓與賽事組織。
- 代表學會參加國內外華語辯論比賽。
- 維護隊史資料與訓練體系。
- 成立於1993年7月,專注原創華語音樂創作。
- 舉辦校園創作比賽與演唱會。
- 培養學生作曲、編曲與演出能力。
年度活動
始於1989年,由華文學會主辦,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華語大專辯論賽事,匯集國內外高校隊伍,致力於推廣理性辯論與中文表達。
相聲組的年度成果舞台,以校園原創作品為主,融合傳統與現代題材,同時舉辦小相等延伸活動推廣相聲藝術。
面向全國中學生舉辦的巡迴營會,結合課程與團康活動,培養學會運作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並促進跨校交流。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