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來西亞基督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来西亚基督教
Remove ads

馬來西亞基督教東正教天主教新教的總稱,是馬來西亞五大宗教諮詢理事會成員之一。信徒占馬來西亞總人口9.2%(2010年人口普查),73.2%的信徒聚居在東馬,26.8%信徒則聚居在西馬半島。[1] 馬來西亞主要基督宗派,有天主教和新教的信義會長老會聖公會浸信會地方召會衛理會神召會弟兄會,獨立教會等等。新教最多的宗派信徒衛理會,其次是長老會[2]

快速預覽 馬來西亞基督教, 總人口 ...

歷史

1511年,葡萄牙入侵麻六甲帶來了天主教。1641年,荷蘭人占領麻六甲,把葡萄牙人驅趕出去,天主教因此無法繼續推廣,而荷蘭人同時引進了歸正基督教。1710年,荷蘭人讓天主教徒恢復彌撒後,教徒在麻六甲建立了全馬來亞第一間天主教堂:聖彼得堂,這教堂維持至今,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教堂。1786年,英國人開闢檳榔嶼,也在1795年從荷蘭人手中接管麻六甲 。1815年,英國倫敦傳道會(LMS)正式差派米憐牧師(William Milne)前來麻六甲建設宣教站,1860年,開放弟兄會進入馬來亞。1885年,衛理公會也隨著到來。長老會則主要是通過在柔佛的華人教會,檳城、怡保和吉隆坡的外國人教會成長起來。 聖公會和天主教於1882年在英屬北婆羅洲成立後來到北婆羅洲。例如天主教的米爾山宣教機構(Mill Hill Missionaries),主要是集中在華人和土著社區,如卡達山-杜順人。1882年,崇真會開始向沙巴派遣傳教士。移民也是基督教傳播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的義和團起義後,從中國來的移民人數有所增加,特別是實力雄厚的中國衛理公會。1936年,信徒較少的瑪多瑪敘利亞東方正統教會(Mar Thoma Syrian Church)從印度喀拉拉邦海岸遷移到大馬,在此建立教堂。在砂拉越,白人拉惹(Rajah Brooke)於1847年開始支持英國聖公會,後來也接納了天主教徒。 1928年,澳大利亞的婆羅洲宣教教會開始用有限的資源開展宣教工作,成就了今天馬來西亞最大的本土教堂 - 婆羅洲基督教堂)。

Remove ads

人口數據

性別

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報告提供了以下統計[3]

更多資訊 性別, 人數 ...

種族

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報告提供了以下統計[3]

更多資訊 種族, 人數 ...

州屬與區域

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報告提供了以下統計(包括非公民)[4]:

更多資訊 州屬, 人數 ...
Remove ads

知名基督徒

企業

政治

Remove ads

娛樂

運動員

音樂人 / 教授

  • 周俊威碩士 (製作人, 鍵盤手,曾任教於國際音樂學院 "ICOM", 林國榮創意工藝大學和新加坡萊佛仕音樂學院)
  • 楊佩絲博士(小提琴家, 任教於馬來西亞衛生與環境大學)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