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肉是從馬身上得到的肉。除中亞以外,馬肉在世界各地都不是一種主流的食物,但它仍然是日本、歐洲、南美以及亞洲多國的烹飪傳統中重要的一部分。食用馬肉最多的八個國家每年大約消耗470萬匹馬。野馬是人類存在初期的蛋白質來源之一。[1][2]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此條目翻譯品質稍有不足。 |

然而,由於馬同時是人類的工作夥伴,食用馬肉在某些文化中是一個忌諱。經過歷史的變遷,以及人們受宗教的薰陶之下[來源請求],食用馬肉的習慣開始淡出。許多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和愛爾蘭,馬更被歸類為寵物的一種。
馬肉帶有微甜,肉質較嫩,脂肪亦較少。[3]2007年,時代周刊刊登了一篇文章,文中指出從加拿大被帶到到美國飼養馬肉特別鮮甜,肉質較軟和豐富,質感比鹿肉更接近牛肉。[4]
在中國,儘管大多數人認同馬肉可以作為食物,馬肉卻因烹飪時產生泡沫和特殊氣味而並不很受歡迎。但在廣西桂林和雲南等地,馬肉是著名的美食,如馬肉米粉。在中國西北,哈薩克人和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也吃馬肉。在日本則有把馬肉製成刺身的吃法。
Remove ads
歷史
野馬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馬格德林時期中是一種重要的食物來源。儘管教皇在732年下了馬肉禁令,人們仍然在整個中世紀中繼續食用馬肉,直至近代。[5]吃馬肉也是歐洲北部日耳曼異教宗教儀式當中的一部分,這個儀式與對奧丁的崇拜有關。

美洲在大航海時代之前並無馬匹。馬肉在美洲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源於歐洲征服者的戰馬。智利和阿根廷的土著佩文切人發現了來自歐洲的馬後,就開始在南美洲廣泛飼養馬匹,並把牠們當作食物或用在運輸上。[6]直到現在,當地人都會把馬肉在安第斯山脈曬乾做成肉乾保存。
儘管大部份英語圈的國家都開始避忌食用馬肉,但是在1930年代之前,馬肉和驢肉在英國仍然被視作普通肉類食用。這種風氣在約克郡尤其盛行。[7]在美國戰後糧食短缺的時候,馬肉亦被廣泛食用,[8]醫院也會烹調馬肉給傷者食用。[9]隨著馬匹被汽車取代,在美國1920年開始每年有50萬匹馬被製成寵物食物,供貓狗食用[10]。
Remove ads
生產

大多數生產馬肉的國家均以類似屠宰牛的方式處理馬匹,即在大型工廠用緊固螺栓槍擊暈,之後放血使其死亡,而工業化程度較低的一些國家會直接在村子裡屠宰馬匹。[11]
在2005年,八個馬肉生產量最大的國家共生產超過700,000噸馬肉。
Remove ads
營養價值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