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團(法語:Mission multidimensionnelle intégrée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a stabilisation au Mali[2], MINUSMA),簡稱馬里穩定團,是聯合國在馬里的維和特派團,於2013年4月25日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2100號決議成立,以在2012年圖阿雷格叛亂後穩定該國[3]。該特派團自2013年7月聯合國安理會授權部署以來,已有275名維和人員犧牲,被認為執行著聯合國最危險的維和任務[4][5]。
Remove ads
歷史
2012年,圖阿雷格人和馬里北部阿扎瓦德地區的其他民族在北部發起了一場叛亂,打著民族解放阿扎瓦德運動的旗號。馬里軍隊最初取得了一些成功,並抱怨其裝備不足,無法打擊2011年利比亞內戰以及其他來源湧入的帶著重型武器的叛亂分子。此後,馬里軍隊於2012年3月21日發動了軍事政變[6]。
政變後,叛軍進一步攻占北部三大城市:加奧、廷巴克圖和基達爾。在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非經共體)對該國實施經濟制裁和封鎖後,總統布萊斯·孔波雷在西非經共體的主持下在布吉納法索簽署了一項協議,阿馬杜·薩諾戈將權力讓給迪翁孔達·特拉奧雷,以臨時身份擔任總統,直至舉行選舉。
自2013年7月起,總計12,600名聯合國維和部隊成員中,有6,000人正式從法國和西非經共體的馬里國際支持團(AFISMA)手中接管馬里北部的巡邏任務[7],該組織為世界上第三大聯合國維和部隊[8],有望在2013年馬里總統選舉中發揮作用[9]。
2022年7月,馬里當局單方面做出決定,暫時禁止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團進行軍警人員輪換,其中包括已經宣布和計劃內的輪換。
2023年6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於通過決議,決定終止聯合國馬里穩定團的任務[10]。
Remove ads
財政預算
籌資方法:特別帳戶攤款
核定預算: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12.62億美元(A/RES/75/302)
目前馬里為聯合國開支最高的維和任務區。
組織構架
軍人包括軍事參謀、軍事觀察員和出兵國分隊組成,截止2022年員額超過15000人;總司令通常由中將級別軍官擔任。馬里穩定團在2015~2016年由丹麥少將麥可·洛勒斯加德擔任總司令,2016~2018年由比利時少將讓-保羅·德科寧克繼任總司令,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由瑞典中將丹尼斯·吉倫斯波爾繼任總司令[12][13],目前由荷蘭中將基斯·馬蒂森(Kees Matthijssen)擔任總司令[14][15]。
力量組成
截至2021年9月30日[update],馬里穩定團向任務區派出軍警的國家及數量統計如下[16][17]:
查德 - 1466人
孟加拉 - 1399人
塞內加爾 - 1340人
多哥 - 1232人
埃及 - 1225人
布吉納法索 - 1105人
尼日 - 902人
象牙海岸 - 827人
幾內亞 - 678人
德國 - 435人
中國 - 426人
貝南 - 420人
約旦 - 345人
柬埔寨 - 289人
英國 - 256人
斯里蘭卡 - 242人
奈及利亞 - 224人
巴基斯坦 - 217人
尼泊爾 - 202人
瑞典 - 190人
薩爾瓦多 - 176人
賴比瑞亞 - 162人
迦納 - 158人
突尼西亞 - 103人
葡萄牙 - 69人
比利時 - 53人
立陶宛 - 49人
法國 - 34人
加拿大 - 18人
獅子山 - 18人
挪威 - 17人
瑞士 - 13人
愛爾蘭 - 12人
烏克蘭 - 12人
甘比亞 - 11人
喀麥隆 - 19人
肯亞 - 10人
印度尼西亞 - 9人
荷蘭 - 9人
芬蘭 - 8人
美國 - 8人
茅利塔尼亞 - 7人
土耳其 - 7人
不丹 - 5人
義大利 - 5人
羅馬尼亞 - 5人
捷克 - 4人
墨西哥 - 4人
西班牙 - 3人
尚比亞 - 3人
奧地利 - 2人
波赫 - 2人
丹麥 - 2人
愛沙尼亞 - 2人
瓜地馬拉 - 2人
伊朗 - 2人
盧森堡 - 2人
亞美尼亞 - 1人
澳洲 - 1人
蒲隆地 - 1人
多明尼加 - 1人
衣索比亞 - 1人
加彭 - 1人
拉脫維亞 - 1人
越南 - 1人
Remove ads
聯馬團榮譽與褒獎

總司令嘉獎:又名「聯馬團總司令突出貢獻獎[18]」,為聯馬團最高榮譽[19],需經提名,評審委員會評估,由聯馬團總司令(中將)簽發,分別授予個人及分隊,授予個人時,比例控制在總員額1%以內。
戰區司令嘉獎:由戰區司令(准將)簽發。
和平榮譽勳章[20]:授予所有在聯馬團服役超過3個月的軍事人員,包括參謀、觀察員及分隊官兵。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