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駱山大龍

物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駱山大龍中國南京市溧水區和鳳鎮駱山村的傳統舞龍,是南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當地的重要民俗文化活動之一,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1][2]

表演

駱山大龍表演的時間通常是臘月二十四日到次年正月十八日,共二十五天。位於駱山村附近石臼湖湖灘是跳龍舞的場所。駱山大龍整個節目大可分為起草、白龍開光和舞龍表演三個階段。起草為舞龍的開始,舞龍者依序排列於龍會門前,以三聲砲響及四盞大紅燈龍引領,進行舞龍表演。全村各家派人至少一人,參加舞龍的人中,不僅要有青壯年,還要有8至12歲的兒童,共有500多人。龍舞由彈珠、龍跳、雲跳三個部分組成。彈珠為掌珠人引導龍首擺動前進做出的各種表演;龍跳人需分兩隊交替上陣表演;雲跳人則於龍身圍起多元字樣布條。[3][4][5]

製作工藝

駱山大龍的製作主要步驟是捆綁龍神骨架、紙張、繪畫等。水龍頭高2.3米,寬2.2米,龍信共24節,每節長2.8米,整個大龍體場近100米。大龍到臘月24日起草完畢。此外,還需要製作龍旗、彩旗、大燈籠、馬蹄炮等。第二個大類是製作雲盤和刺繡。雲盤共有66頁,用竹子扎出輪廓,用蠟紙製作,上面畫著雲紋。彩繡分為頭飾、禮服、刺繡等。[6]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