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濱港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濱港站map
Remove ads

高濱港車站(日語:高浜港駅たかはまみなとえき Takahama-minato eki */?)是位於愛知縣高濱市青木町日語青木町 (高浜市)六丁目,名古屋鐵道(名鐵)的三河線車站。車站編號為MU07

快速預覽 高濱港車站, 日語名稱 ...
Remove ads

歷史

高浜港站是三河鐵道首條建設的鐵路區間大濱港站(現時為碧南站)至刈谷新站(現時為刈谷站)之間的一個新車站[2]。三河鐵道當初考慮設有貨物運輸服務,在新川港與大濱港設有臨港線連接港口(新川口支線大濱口支線),而在高濱港中,由於海岸台地日語海岸段丘的地形使不合適建設臨港線(當時海岸離車站較近,但自從昭和30年代後車站附近工業化使海岸對出填海,現時離海岸線較遠)[3]。高濱港車站主要輸出的貨物包括瓦片、黏土管、醬油、味噌,高濱港由會卸載煤炭,進口貨物包括從猿投地區採擇的木節黏土(為瓦片與黏土管的原材料)[4]。除外,日本陶管的工廠設在高濱港車站與刈谷站附近,兩邊兩工場之間也會運送燃料[5]

在1970年代,貨物運送由鐵路轉為陸路卡車,高濱港車站的貨物起卸服務於1977年廢止[6]

  • 1914年(大正3年)2月5日 - 三河鐵道刈谷新站(現時為刈谷站)至碧南站開業,此站啟用[7]
  • 1940年(昭和15年)4月1日 - 前代木造車站大樓竣工[2]
  • 1941年(昭和16年)6月1日 - 三河鐵道合併至名古屋鐵道,成為名古屋鐵道三河線車站。
  • 1959年(昭和34年)後 - 車站大樓擴展(發生伊勢灣颱風後)[8]
  • 1977年(昭和52年)5月25日 - 結束貨物業務,3條側線與碧南方向的貨物月台撤走[7]
  • 1983年(昭和58年)10月21日 - 只剩下單式月台[7]
  • 1985年(昭和60年)2月 - 特殊勤務車站(設有車站職員當值日期不詳)[7]
  • 2005年(平成17年)
  • 2011年(平成23年)2月11日 - 車站可以使用「manacaIC卡
  • 2012年(平成24年)2月29日 - 交通儲值卡Trans Pass日語トランパス (交通プリペイドカード)」的服務終止,此站也不可使用其儲值卡。
  • 2016年(平成28年)3月10日 - 新車站大樓開始使用[2]。當初計劃車站大樓不是使用瓦片屋根,但是最後增加經費使車站大樓使用瓦卡屋頂[9]
Remove ads

車站構造

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設有1面1線的單式月台。曾經為1面2線島式月台,在三河線貨物業務廢止後,由於進行時間表整理和規律化,此站不必要進行列車交會,最後成為單線月台。

現時車站大樓是2015年度(當初是2014年度[10])進行設備投資計劃而建設,在2016年3月10日開始使用[11][2]。前代車站大樓於1940年(昭和15年)建設,該大樓曾經改裝擴展,在東面車站通道上的房屋可看到建設當時的姿態[12]。在貨物業務廢止前,車站大樓與月台之間設有兩條路軌分隔[13],因此兩者之間距離約10米[6]。在增建後的樣子[8]由瓦片構成,包括了陶器瓦和法式屋面瓦[14]。車站大樓北邊為候車室、維修檢查室、儲物室。在候車室內設有2台自動閘機、2台自動售票機、高濱市特產展示櫃[8]

車站是引入車站集中管理系統日語駅集中管理システム(由知立站管理[15])的無人車站

更多資訊 路線, 上下行 ...
Remove ads

配線圖

高濱港車站 站內配線略圖

刈谷、
知立方向
高濱港車站 站內配線略圖
碧南方向
圖例
參考文獻:[20]



使用狀況

  • 在《名鉄120年:近20年のあゆみ》中提及在2013年度,當時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為2,043人,為名鐵所有車站(275站)排名第182,三河線(23站)中排名第18[21]
  • 在《名古屋鉄道百年史》中提及在1992年度,當時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為3,046人,為除岐阜市內線均一車費區間內各站(岐阜市內線、田神線、美濃町線徹明町站至琴塚站之間)外名鐵所有車站(342站)中排名第173,三河線(38站)排名第20[22]
  • 在愛知縣統計資料中,2006年度1日平均乘車人次為826人,2007年度1日平均乘車人次為841人。
  • 在《高浜の統計》中,以下為近年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列表[23]
更多資訊 年度, 1日平均 上下車人次 ...
Remove ads

車站周邊

車站前有一座大型瓷磚紀念碑。

巴士路線

相鄰車站

名古屋鐵道
三河線(海線)
三河高濱(MU06)-高濱港(MU07)北新川(MU08)

注腳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