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血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血鈣(Hypercalcaemia)是指血液中的鈣離子(Ca2+)過高的疾病[1][3]。人體一般血鈣濃度在2.1–2.6 mmol/L (8.8–10.7 mg/dL, 4.3–5.2 mEq/L),若濃度高於2.6 mmol/L,就是高血鈣[1][2][4]。輕度高血鈣或血中鈣離子緩慢增加者通常沒有症狀[1]。在那些血鈣濃度較高或起效較快的人中,症狀可能包括腹痛、骨頭疼痛、意識混亂、情緒沮喪、虛弱、腎結石或是心率不整,甚至造成心臟驟停[1][2]。
大多數高血鈣是由原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癌症引起的。其他原因包括類肉瘤病、結核病,佩吉特病(Paget's disease of bone)、維生素D中毒、家族性低尿鈣高血鈣症或是服用某些藥物,如鋰鹽和氫氯噻嗪[1][2]。高血鈣的診斷程序中應在一周後,確認已校正的血鈣或游離鈣離子濃度[1]。在心電圖上可以看到特定的型態[2]。
除了治療根本原因外,其他處置包括靜脈輸液、呋塞米、降鈣素或裴米卓耐特二鈉治療[1][2]。呋塞米(Furosemide)的治療效果很差。血鈣濃度極高的人,可能需要住院治療。血液透析可用在那些對其他治療無反應的人。對維生素D中毒的患者,高血鈣症相當常見,類固醇可能可以用在治療上。原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發生率約為千分之1-7之間,高血鈣症發生在約2.7%的癌症患者中[1]。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