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魏良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魏良弼(1492年—1575年),字師說,號水洲江西南昌府新建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理學家、教育家。

快速預覽 魏良弼, 籍貫 ...

生平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江西鄉試第三十二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中式癸未科會試第一百九十六名,三甲第一百六十七名進士。授松陽縣知縣,歷官刑科給事中、戶科右給事中、吏科左給事中、禮科都給事中。曾因直諫屢遭廷杖,然言之愈激。在家鄉的丹陵書院講學達四十二年之久,深得鄉人尊重。隆慶元年(1567年)升太常寺少卿,致仕,萬曆三年(1575年)卒,年八十四。天啟元年(1621年)追諡忠簡[1]

思想

魏良弼受學於王守仁,與錢德洪陳九川劉邦采羅洪先鄒守益等往復論學,聯集講會,闡揚王學。認為良知、天理非二也。為學力主「悟道」。在道德修養上反對時論「多於觸處、動念處體認良知」。認為人本得天理良知,但人被習心遮蔽,故不能呈現。強調「良知之學不待教」,要在「四端」 處「擴充」,「以誠身為貴」。

著作

著有《水洲文集》,後人撰有《魏水洲先生行略》。

家族

曾祖魏重鋐;祖父魏默,光澤縣知縣;父魏槩。母夏氏。重慶下。弟魏良政魏良器魏良茂[2]。從兄魏良輔,從弟魏良貴。魏良政、魏良器與魏良貴同為江右王門重要學者。

延伸閱讀

  • 王圻《魏水洲先生小傳》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〇六》,出自《明史

參考書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