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鱟藤礁
南海南沙群島的暗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鱟藤礁(英語:Iroquois Reef,直譯:「易洛魁礁」,菲律賓語:Bahura ng Rozul,直譯:「羅祖爾礁」,越南語:Đá Khúc Giác/𥒥曲角,直譯:「曲角礁」),是一座位於南中國海南沙群島的暗礁。鱟藤礁位於禮樂灘以南,安塘灘西南,馬歡島以東,巴拉望島西南125海里,整體呈U形,是海水拍打較為激烈的礁石平台。[1]目前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菲律賓、越南皆聲稱對鱟藤礁擁有主權,該礁尚未被任何國家實際控制。
Remove ads
名稱
鱟藤礁的英文名稱為「易洛魁礁」(Iroquois Reef)[2],為紀念1928年英國考察船「易洛魁號」(HMS Iroquois)前往南海危險地帶進行勘測[3],當時船長為英國皇家海軍少將亞瑟·蘭伯特·傑克遜(Arthur Lambert Jackson)[4]。
中華民國沒有為此礁命名。按照1935年中華民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中國南海各島嶼華英名對照表》[5],以及1947年10月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布的《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6],此礁都不在表內。
1983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地名委員會公布《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此礁定名為「鱟藤礁」,旁註當地漁民習用名稱「鱟藤」[7]。1987年廣東省地名委員會編寫的《南海諸島地名資料彙編》稱是因為退潮時露出一串串礁石如鱟產卵,故名[8]。
菲律賓方面稱為「羅祖爾礁」[9](他加祿語:Bahura ng Rozul)。越南則稱為「曲角礁」[10](越南語:Đá Khúc Giác/𥒥曲角)。
Remove ads
主權爭議
2011年6月2日,菲律賓指控中國的測量船和軍艦在鱟藤礁卸下建築材料並建立哨所,多次侵犯菲律賓主權,將向聯合國抗議中國行為[11][12]。
2023年9月14日,菲律賓表示發現鱟藤礁海域近期有多艘中國漁船集結游弋[13]。隨後菲方勘查發現鱟藤礁周邊珊瑚受損,懷疑遭到中國開採破壞[14]。菲律賓研擬就中國破壞珊瑚礁問題狀告國際法庭,但中國否認指控,並稱菲律賓利用虛構的信息編排政治鬧劇[2]。
2024年4月6日,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表示中國船隻於4月4日在鱟藤礁,以假裝準備發射水炮來威脅菲律賓漁民[15][16]。中國海警局則指責菲方以「護漁」幌子侵權,組織多艘船隻在鱟藤礁鄰近海域活動,中國海警對此進行處置[17]。
2024年12月2日,中國海警局發表聲明,稱近日菲律賓多艘船隻在鱟藤礁海域聚集,並帶媒體記者隨拍。中國要求菲律賓停止侵權挑釁,表示將對菲方船隻採取必要管控措施[18][19]。
2025年6月20日,菲律賓海岸防衛隊證實從6月17日起有50多艘中國海上民兵船隻在鱟藤礁附近集結,菲律賓已派遣警衛隊船隻和偵察機監視[20][21]。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