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鮑培氏轉寫
蒙古语转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鮑培氏轉寫一般指鮑培氏回鶻式蒙古文轉寫。
鮑培氏回鶻式蒙古文轉寫
弗拉基米爾佐夫氏-鮑培氏-田清波-克利夫斯氏轉寫(ВПMC轉寫)是用來將回鶻式蒙古文轉寫為拉丁式字母的一套轉寫方案。該方案由鮑里斯·雅·弗拉基米爾佐夫、尼古拉·尼·鮑培、田清波(荷蘭語:Antoon Mostaert)和弗朗西斯·伍·克利夫斯(英語:Francis W. Cleaves)逐步完成,但由於鮑培氏貢獻最大,通稱鮑培氏轉寫。
鮑培氏轉寫將同一個蒙文輔音字母按陰、陽不同轉寫為了不同字母,體現了古阿爾泰語的特徵。
鮑培氏轉寫的拉丁字母文本中含有一個希臘字母γ(注意不是ɣ),因此並非完全的蒙文「拉丁」轉寫。
- 鮑培氏轉寫並不完全適用於今天的傳統蒙古文,今天的傳統蒙古文(胡都木蒙古文)含有很多供借詞用的字母,這在最初版本的回鶻式蒙古文中是沒有的。建議使用中蒙聯合轉寫來拉丁化近現代的蒙文。
- 鮑培氏轉寫完全不適用於托忒文的轉寫,但有人、單位(如中國國家圖書館)採用「照貓畫虎」的辦法將鮑培氏轉寫強行應用於托忒文。
鮑培氏八思巴蒙古文轉寫
- 輔音字母:
- 元音字母
- 元音表示符ꡝ不轉寫,其後方無附加符號時轉寫為a;
- 如果一個輔音字母前方有空格,而後方又沒有ꡖ,則在其轉寫後加a;
- 如「輔音字母+ꡖ」的組合前方有空格,則在該組合的轉寫後加a。
- 元音附表符號的轉寫規則如下:
鮑培氏八思巴蒙古文轉寫是一套較科學的八思巴蒙古文轉寫,它適當地體現了蒙古語中區別於藏緬語的特徵(尤其是元音的處理上)。但是,由於在輔音的處理上過度地依賴藏文轉寫,使用起來仍會有一些不便,例如:八思巴蒙文很少使用字母ꡈ,通常使用ꡊ和ꡉ組詞,ꡈ多用於借詞且可與ꡊ作自由切換,然而鮑培氏轉寫對ꡈ與ꡊ使用了不同的拉丁字母,卻將較常用的ꡉ對應到了與ꡈ相同的拉丁字母,還帶著附加符號。
參考文獻
- The Mongolian monoments in ḥPʽags-pa script. John Krueger, 1957
- 《〈八思巴字蒙古語碑銘〉譯補》郝蘇民. 1986
- 《鮑培八思巴字蒙古文獻語研究入門》阿·速萊蠻·郝蘇民. 2008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