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鮑里斯·彼得羅夫斯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鲍里斯·彼得罗夫斯基
Remove ads

鮑里斯·瓦西里耶維奇·彼得羅夫斯基(俄語:Борис Васильевич Петровский,1908年6月27日—2004年5月4日)蘇聯外科醫生,醫學博士,教授,全蘇醫學科學院外科中心主任,蘇聯衛生部長(1965年-1980年)。

快速預覽 鮑里斯·彼得羅夫斯基Борис Петровский, 蘇聯衛生部部長 ...
Remove ads

生平

1908年出生於葉先圖基。1916年至1924年在基斯洛沃茨克中學學習。1930年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大學羅蒙諾索夫醫學院。他對手術產生了極大興趣,深入研究臨床醫學生理學解剖學,畢業後在波多利斯克等地的醫院當外科醫生。1932年成為莫斯科腫瘤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學醫學院普外診所的研究人員。期間,他對腫瘤學(主要是乳腺癌),輸血(長期大量輸血)和休克等課題進行了研究。1937年在《外科學》期刊發表個人首篇學術論文「乳腺癌外科治療長期結果評估」[1]

蘇芬戰爭蘇德戰爭期間,他擔任軍事外科醫。1942年加入聯共(布)。1948年擔任莫斯科國立醫學第二研究所外科醫。1949年至1951年被派往匈牙利,在布達佩斯大學附屬醫院擔任外科主任。回國後擔任第二研究所外科主任。1956年,他成為莫斯科國立第一醫學研究所(現莫斯科國立謝切諾夫第一醫科大學)外科主任。1953年至1965年出任蘇聯衛生部第四總局首席外科醫[1]

1964年,他主持了首例二尖瓣膜修復手術,1965年成功實施了腎臟移植手術。他還發表了食道癌心臟缺陷的外科治療等系列著作[2]。1966年1月,他主持了對科羅廖夫的癌症手術。他在直腸發現了一顆拳頭大小的肉瘤,在切除過程中,科羅廖夫心臟驟停離世[3]

1966年7月1日當選蘇聯科學院院士[4]。他在1965年至1980年領導蘇聯衛生部。1967年提拔恰佐夫擔任衛生部第四總局局長(等同於克里姆林宮醫院負責人)[5]

2004年在莫斯科逝世,被安葬在新聖女公墓[6]

Remove ads

榮譽與勛獎

蘇聯時代(1922年-1991年)
俄羅斯聯邦(1991年-)
其他獎項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