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鱘科
鱘形目魚類的一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鱘科(Acipenseridae)是鱘形目下的一個科,其下有4屬共25種魚類,其中阿拉巴馬鏟鱘和錫爾河擬鏟鱘正面臨滅絕的風險甚至可能已經滅絕[1]。鱘魚生活在海洋和大的河流、湖泊中,體長可達數米。其化石記錄可追溯到2.45至2.08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2]。匙吻鱘和白鱘雖然與鱘科魚類很像,但實際屬於不同的科。不過所有的這些鱘魚因爲化石記錄久遠,都被稱為活化石[3][4]。鱘生活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亞熱帶、溫帶及亞寒帶水域中[5]。
鱘科的魚口前有四須和口排長一橫列,生活在海中的一般春季向大江河中洄游產卵。性成熟較遲,因為被人類捕獲的多,面臨滅絕的危險,現在許多國家都加以保護。
Remove ads
生命週期
鱘科的魚類都很長壽,一般能活50到60年,15到20歲時才開始產卵。它們並非每年都產卵,產卵需要滿足特定的環境要求,比如適當的春季光周期、乾淨的水質和碎石河床。一條鱘魚一次能產下10萬至300萬枚卵,但並非所有卵都會受精。卵附著於河床,在8至15日後孵化[6][7]。它們順著河流進入海洋,在那裡度過一年。一年後體長可達18—20公分(7.1—7.9英寸),並返回河流中。[8]
下級分類
鱘科有4屬23種,中國有2屬,包括以下屬:[9]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