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鳳翔 (選區)

香港元朗區區議員選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鳳翔 (選區)
Remove ads

鳳翔(英語:Fung Cheung,代號M03)是香港元朗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82年設立,1994年採用現名,2023年取消,末任區議員為前民主陣線主席麥業成

快速預覽 鳳翔 Fung Cheung, 國家/地區 ...

範圍

選區位於元朗市中心東南部,包括鳳翔路鳳琴街為中心的地區,北至交通廣場,南至朗怡居,西至馬田路合益路,東至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選區名稱亦以鳳翔路命名,與其相連的選區有豐年元朗中心元龍以及十八鄉中,投票站設於佛教榮茵學校

沿革

鳳翔選區可以追溯到原有的元朗市南選區,元朗市南選區首次出現於1982年區議會選舉,當時元朗市依青山公路元朗段分為元朗市南兩個選區,元朗市南由鄭梅田以稍過三成八得票多於另外三位候選人當選。

1985年區議會選舉,鄭梅田繼續參選,而區內鄕事派成員戴展華參選,結果由戴展華以2,146票擊敗鄭梅田的877票當選。

因應於朗屏邨1986年開始入伙,1988年區議會選舉元朗市南、北兩個選區以元朗明渠分拆出雙議席的元朗市西選區,元朗市南人口有所減少,戴鄭二人再次對壘,結果戴展華以1,487票擊敗鄭梅田的544票當選。

1991年區議會選舉,戴展華未有參選,由港同盟派出麥業成對上三位獨立人士,包括廖志明、王文正及蔡國雄,由麥業成以過千票當選,自此麥業成在其後多屆區議會選舉中均成功連任,持續擔任本區議員。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區議會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取消雙議席選區,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選區數目配合人口改變而大幅增加,當中原有元朗市南選區西面界線由元朗明渠東移至大棠路,並且改名為鳳翔選區。

1994年區議會選舉,得到港同盟匯點支持的麥業成對上民建聯鄧川雲,麥最終以過三分二的1,602票擊敗取得793票的鄧而成功連任。唯親國民黨一二三民主聯盟其後成立,麥氏改以該聯盟活躍。

1999年區議會選舉麥業成一二三民主聯盟身份參選,而民建聯改派李日波,麥結果以過三分二的1,693票擊敗取得749票的李而連任。

2003年區議會選舉,選區劃入朗怡居,因應一二三民主聯盟解散,麥業成以元朗天水圍民主陣線身份活動,對手是民主建港聯盟成員蘇潤林,受惠七一效應帶動投票人數增加,麥以過二千票大比數打敗蘇潤林當選。

2007年區議會選舉,元朗天水圍民主陣線改組為民主陣線,尋求連任的麥業成對上民建聯余仲良和自由黨黃進昇,最終麥以1,325票擊敗取得940票的余仲良和361票的黃進昇而成功連任。其後民主陣線香港泛藍身份連同普羅政治學苑選民力量前綫合組為人民力量麥業成成為人民力量一份子,成為陳偉業以外,人民力量的另一位區議員。

2011年區議會選舉,余仲良再度參選鳳翔,最終麥業成以1,845票擊敗余的1,580票,基於人民力量其餘61個選區未有當選,「狙擊」泛民主派失敗,麥業成成為人民力量唯一區議員。2012年由於麥業成決定以民主陣線名義參選立法會新界西直選,香港泛藍退出人民力量。

2015年區議會選舉,鳳翔選區劃出元龍選區後,吸納十八鄉剛落成的私人屋苑譽88,余仲良第三次挑戰麥業成,另外亦有王偉參選,結果麥以2,173票多於余的1,425票及黃的163票連任。

2019年區議會選舉,因應鄰近的十八鄉中選區人口過多,本區吸納兩個低密度住宅項目。結果麥業成以過六成選票多於民建聯莊展銘(經民聯前任區議員莊健成的兒子)連任。基於泛民主派於元朗區議會過半,2020年麥業成獲選為元朗區議會副主席。2021年7月12日,因應政府計劃追討協助民主派初選區議員的酬金津貼傳聞所帶動的區議員辭職潮中,麥業成宣佈請辭區議員職務。

Remove ads

歷屆議員

更多資訊 選區名稱, 屆別 ...

歷屆選舉結果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Remove ads

資料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