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鴨子曲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鴨子曲線
Remove ads

鴨子曲線(duck curve)是在有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商業發電中,一天中實際負載(actual load)及淨負載(net load)之間的落差。若當地架設了許多太陽能發電設備,在日落後,需要其他發電方式提供的供電量會快速上昇,約在傍晚中間到達最高峰,因此實際負載曲線和可調度電源提供的負載曲線之間會出現鴨子的輪廓[2][3]在夏威夷英語Solar power in Hawaii,太陽能發電相當普遍,產生的曲線稱為「尼斯曲線」(Nessie curve)[4][5]

Thumb
藍線是加州電力負載
橘線是電力負載減去太陽能、風力發電後的淨負載(稱為鴨子曲線)
灰線是太陽能發電的能量。
2016年10月22日的資料[1],當天風力發電量不大,日夜的發電量變化也不大。鴨子曲線在17:00至18:00日落時迅速上昇,一小時內發電容量需要增加五十億瓦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