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鸠摩罗迦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鸠摩罗迦叶
Remove ads

鳩摩羅迦ㄕㄜˋ梵語कुमारकाश्यपIASTKumārakāśyapa巴利語kumārakassapa),又譯為拘摩羅迦葉童子迦葉童真迦葉童女迦葉等,是釋迦牟尼的弟子之一。為阿羅漢[2][1]。關於他的生平事跡,主要見於《弊宿經》中[3]


快速預覽 鳩摩羅迦葉(Kumārakāśyapa), 出生 ...

生平

關於他的生平,所了解的並不多,主要見於《弊宿經》等經典中[3][4][5]。關於他的出生,各經典也說法不一,《摩訶僧祇律》、南傳的小部《本生經》等中說其母為王舍城大富人家之女,先嫁人後出家,出家之後方發現已經有孕在身,被其他的比丘尼所驅出,但佛陀說:「在家妊身無罪」,方才生出童子迦葉,並為國王領養。後來幼年出家,成阿羅漢。關於其出家的時間,《僧祇律》說是八歲,而《五分律》中則稱他「不滿二十受具足戒」。

但《分別功德論》則說,其母為「童女子」、「未出門女」,「在家向火,暖氣入身遂便有軀」,於是被父母所詰問責打,被國王所知,後來國王「內之宮裡,隨時瞻養」,在王宮中生出了拘摩羅迦葉,後來「年遂長大,出家學道。聰明博達,精進不久,得羅漢道,還度父母」。[6][5]這兩種故事的主要區別在於其母是否為「童女」,責罵其母的人也從比丘尼變成了她的父母。

《分別功德論》中稱他善於「敷演四諦,時兼有讚頌引譬況喻,一諦一偈贊引一喻」,「雜種論為第一」[7],《增一阿含經》中也有類似的論述[4]。巴利大藏經《增支部》中稱則他為「妙說者」(cittakathikānaṃ),法賢譯《佛說阿羅漢具德經》形容他「善解美語而能談論」,《小部本生經稱譽他為「第一雄辯家」,都可以看出他善以口才解釋佛教教理[5]

Remove ads

譯名問題

鳩摩羅迦葉中的「鳩摩羅」(梵語कुमारkumāra)是「兒童、童子」之意[8][9],所以在瞿曇僧伽提婆所譯《中阿含經》、佛陀跋陀羅法顯所譯《摩訶僧祇律》、曇無讖所譯《大般涅槃經》等書中,都譯為童子迦葉。而在瞿曇僧伽提婆所譯的另一部經,《增一阿含經》中,則將其譯為童真迦葉。 在公元413年佛陀耶舍所譯的《長阿含經》中,他的名字被寫作「童女迦葉」,有學者認為這是「童子迦葉」之誤[10][11],也有人認為「童女」是「童子」在輾轉傳抄時出現的錯誤[11]。但也有學者稱這裡譯作「童女」是因為有經典中說他是童女(即處女)所生,故而得名[6],並非抄寫之誤[5]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