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鴉兒衚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鸦儿胡同map
Remove ads

39.9409834°N 116.3903487°E / 39.9409834; 116.3903487

Thumb
鴉兒衚衕

鴉兒衚衕,是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北部的一條衚衕,屬於什剎海街道後海社區

簡介

Thumb
鴉兒衚衕內依稀可見的重重困難飛

鴉兒衚衕東起小石碑衚衕,與菸袋斜街相通,西到甘露衚衕。鴉兒衚衕,明朝稱「廣化寺街」。因廣化寺而得名。清朝取名「沿兒衚衕」,諧音稱「鴨兒衚衕」、「鴉兒衚衕」。今稱「鴉兒衚衕」。所以稱「鴨兒」或「鴉兒」,據說均是「沿兒」的音轉,因為該地早年為後海北河沿,故得名。20世紀末,北京三海房地產開發公司以危舊房改造立項,拆除了鴉兒衚衕部分地段的平房,新建了一些四合院[1]

Thumb
鴉兒衚衕內的廣化寺山門

廣化寺在今鴉兒衚衕31號,創建於元朝。明朝、清朝曾經多次重修。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重建。該寺坐北朝南,內分五路。中路建築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清朝末年,學部成立後,曾在該寺設編譯局。宣統元年(1909年),在此籌建京師圖書館(今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前身)。如今,該寺為北京市佛教協會的駐地。1984年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

Thumb
蕭軍的故居「海北樓」現已搬空

作家蕭軍的故居也在該衚衕內,位於鴉兒衚衕6號院內,是一座二層小樓。蕭軍稱該樓為「海北樓」。從1951年至1988年,蕭軍一家一直住在該樓的樓上部分。1966年文革爆發後,蕭軍被揪斗和關押,一直到1972年初才回到「海北樓」,全家人擠在一間屋裡住。蕭軍便把一個壁櫥打掃出來,充當書房,並稱該書房為「蝸蝸居」。他還讓兒子用一塊木板刻下「蝸蝸居」三個字,釘在這「書房」的「門」的上方。1987年底,北京市人民政府給蕭軍分配了木樨地茂林居小區的新住宅,但蕭軍不願離開「海北樓」。1988年6月,蕭軍在「蝸蝸居」旁逝世。[2]

鴉兒衚衕23號,為原華北協和修道院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