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麥德林集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麥德林販毒集團(西班牙語:Cártel de Medellín)是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期活躍於哥倫比亞的高度組織化販毒集團與恐怖組織,由巴勃羅·埃斯科瓦爾創立並領導。該集團被認為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哥倫比亞「卡特爾」組織,其高層結構建立在多名毒梟間的合作聯盟之上。主要成員包括奧喬亞兄弟、何塞·羅德里格斯·加查與卡洛斯·萊德爾等人。[1]
在高峰期,麥德林集團掌控了美國約八成的古柯鹼供應,並以龐大的暴力手段維持壟斷地位。埃斯科瓦爾的表兄古斯塔沃·加維里亞負責物流與航運路線的安排,而羅伯托·埃斯科瓦爾則擔任財務主管。據估計,該集團每週可走私數噸古柯鹼,日收入高達兩億美元。[2]
Remove ads
歷史
1970年代初期,埃斯科瓦爾從走私香菸與大麻起家,後與卡洛斯·萊德爾及美國飛行員喬治·榮合作,開始以飛機運輸古柯鹼至美國。1976年起,該組織正式以古柯鹼為主要商品,並迅速擴展市場。[3]
至1980年代初,麥德林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古柯鹼供應網,每年收益數十億美元。該組織透過行賄、綁架、爆炸與暗殺等手段對抗政府與競爭對手。1989年,哥倫比亞司法部長、總統候選人等高層政要相繼遇害,震驚國際。[4]
1992年,政府試圖將埃斯科瓦爾自建的「大教堂監獄」改為嚴管設施,引發衝突並導致他逃脫。1993年12月,埃斯科瓦爾在麥德林被警方擊斃,標誌著該集團的終結。[5]
政治與社會關係
麥德林集團曾與卡利販毒集團、瓜達拉哈拉販毒集團、巴拿馬獨裁者曼努埃爾·諾列加及部分中美洲政府存在合作與庇護關係。該組織亦因反對向美國引渡而對哥倫比亞政府發動恐怖活動。[6]
遺產與文化影響
麥德林集團的覆滅改變了哥倫比亞毒品市場格局,卡利集團與其他小型勢力趁勢崛起。其歷史被多次改編為影視作品,如Netflix劇集《毒梟》(Narcos),反映了社會對暴力與權力的矛盾觀感。[7]
參考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