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麥卡笛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麥卡笛隕石坑(McAdie)是位於月球背面史密斯海東側邊緣的一座大撞擊坑,其名稱取自美國氣象學家亞歷山大·喬治·麥卡笛(Alexander George McAdie,1963年-1943年),1973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側和西北分別靠近皮克隕石坑和納恩隕石坑、東北及東南則毗鄰巴布科克環形山和浦金野環形山、小隕坑斯洛克姆位於它的西南,而它的南面則橫亙了巨大的平山環形山。麥卡笛隕石坑的北面瀕臨界海,西側和西南是二道綿延於史密斯海中的皺嶺:丹納山脊和克洛斯山脊[1]。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2.11°N 92.22°E,直徑41公里[2],深度約2.21公里[3]。
麥卡笛隕石坑幾乎已完全被玄武岩熔岩填塞,只剩部分坑壁突出於月表之上。隕坑西北側邊緣有一處寬闊的裂口,顯示為一座也已被熔岩淹沒的無名廢墟坑。該隕坑殘存的坑壁高出周邊地形1040米[3],內部容積約有1265公里3[3]。坑內地表相對平緩,反照率明顯高於西側的月海表面。從西北向東穿過坑底中心,延伸了一條無名的月溪。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