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大仙公共圖書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黃大仙公共圖書館(英語:Wong Tai Sin Public Library)是香港一間已關閉的小型圖書館,為黃大仙區首間公共圖書館。館址位於九龍黃大仙下邨第30座51-55號地下,於1984年2月27日啟用,由香港市政局負責管理。隨著黃大仙下邨重建,圖書館於1989年1月28日起停用,由龍興公共圖書館取代。
Remove ads
歷史
1973年,香港市政局制定設立新圖書館標準,每200,000人便興建一間面積約12,000-15,000平方呎的圖書館,並計畫在港九各區設有一間公共圖書館[1]。當時局方預計黃大仙區人口將持續增長,加上觀塘區的坪石公共圖書館未能滿足兩區人口所需,故此局方建議在黃大仙區增設一間公共圖書館[2]。
局方曾經考慮兩處擬建的綜合大樓作為館址,分別位於大成街和雙鳳街,但在當時兩項工程未能落實而作罷。1975年4月,局方建議租用位於黃大仙飛鳳街的長春大廈作新館選址[3],但遭到圖書館專責委員會否決[4]。1976年4月,局方提出短期方案,建議在黃大仙區設立一座約4,000平方呎的小型分區圖書館,預計於1977/78年度啟用,可是最終沒有實行[5]。
直至1983年3月,市政局因區內對圖書館要求殷切,加上位於牛池灣及新蒲崗的圖書館未能短期內啟用,所以重新考慮在黃大仙區設立小型圖書館[6]。同年5月,房屋署向局方建議,在黃大仙下邨第30座56-62號及73-77號地下設立圖書館[7]。但老人中心直至10月仍租用上址,結果局方要求房屋署另覓選址[8]。
隨後房屋署提議位於同座51-55號及78-82號地下作為新選址,1983年12月獲市政局同意設館,並交由建築拓展署負責設計[9]。最終於1984年2月27日,黃大仙公共圖書館正式啟用,成為當時區內首間公共圖書館,亦是第八間市政局小型圖書館。開幕典禮由時任圖書館專責委員會主席葉錫恩主持[10]。
Remove ads
1984年9月,房屋署向市政局提出,預留黃大仙下邨重建第四期龍興樓地下,作重置現有圖書館之用[11]。局方考慮到維持黃大仙區圖書館服務,以及區內物色地方作圖書館之困難,故此同意遷館計劃[12]。新圖書館以龍興樓命名,以便居民辨識圖書館所在位置[13]。
過渡期間房屋署以特惠租金(每月1,680港元)出租予市政局至新館啟用為止[14]。最終於1989年1月28日,龍興公共圖書館正式啟用,黃大仙公共圖書館予以取代[15]。
設施及服務
圖書館面積只有112平方米,屬於市政局小型圖書館規模[16]。開館時共有18,000本藏書,提供成人及兒童圖書借閱服務[17]。服務對象主要是黃大仙居民,直至1987年6月,平均每日借出約570本圖書[16]。
開放時間
圖書館自啟用以來,開放時間為每星期39小時,逢星期一休館。1985年3月,市政局建議更改開放時間,包括統一休館日、更改午休時間、延長平日開放時間及縮短週末開放時間。最終方案獲得通過,並於同年7月1日起生效[18]。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