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黃珣(1438年—1514年),字廷璽,號碧山,又號梅川,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餘姚市)人,明朝大臣。
生平
成化七年(1471年),黃珣高中辛卯科解元,成化十七年(1481年)登辛丑科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狀元為餘姚同鄉王華。歷升侍講、右春坊諭德、南國子監司業,升祭酒。不久因母喪去職,孝宗念及經筵舊臣,特遣人營葬祭。黃珣丁憂結束後,出任北國子監祭酒。弘治十八年,升南京吏部右侍郎。正德二年(1507年),晉南京吏部尚書。
正德年間,權璫劉瑾專權,勞民傷財,黃珣與林瀚上奏時政十二事,得罪劉瑾,結果黃珣被勒令致仕。劉瑾想到謝遷與黃珣同鄉,對餘姚人恨之入骨,將燕京的餘姚籍官員全部調到外地,一個也不留。正德九年(1514年)八月,黃珣卒於家,朝廷賜祭葬,贈太子少保。[1]嘉靖初追諡文僖。[2]
著作
著有《紛紛論稿》、《惕齋稿》、《東山文集》、《素庵詩集》等。 [2]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