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腳三趾鶉

三趾鹑科三趾鹑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脚三趾鹑
Remove ads

黃腳三趾鶉學名Turnix tanki)為三趾鶉科三趾鶉屬鳥類。是一種三趾鶉,屬於一個小型類家族,牠們與真正的類似,但並不相關。這個家族的特點是雌性比雄性更大且更為鮮豔,並且是多配偶制。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孟加拉國[2]

快速預覽 黃腳三趾鶉,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描述

黃腳三趾鶉是一種小型鶉,長度可達15至18 cm(6至7英寸),雌性略大且比雄性顏色更鮮豔。此亞種的體重為36至43 g(1.3至1.5 oz),雄性為35至78 g(1.2至2.8 oz),而此亞種的雌性為93至113 g(3.3至4.0 oz)。尾巴短,翅膀末端呈圓形。[3]

成年雄鳥的頭頂為黑色,邊緣帶有淺黃褐色,有時中央有一條淺黃褐色的縱紋。頭部的前面和側面為淺黃褐色,每根羽毛的尖端帶有黑色。喉部為淺黃褐色,邊緣和胸部變深為紅褐色,腹部顏色再次變淺,尾下覆羽為白色。胸部的兩側散布著圓形的黑色斑點。後頸和上體及尾巴為灰棕色,帶有紅褐色和深棕色的波狀斑和斑點。主要的翅膀羽毛為黑褐色,邊緣帶有淺黃褐色,翅膀覆羽為淺黃褐色,帶有深色斑點。喙為暗黃色,虹膜為白色,腿和腳為深黃色。[3]

成年雌鳥與雄鳥的區別在於其顏色更為豐富,並在脖子後方有一條寬廣的紅褐色項圈。背部和尾巴上的斑點和波狀斑不那麼深,喙和腿的顏色較為鮮亮,虹膜為奶油白色或黃褐色。在非繁殖羽期,雌性的紅褐色項圈會混入灰色,其他羽毛也變得更加灰暗。幼鳥的外觀類似於雄鳥,但羽毛較為暗淡,胸部顏色不那麼鮮豔,斑點更為細小。[3]

Remove ads

分佈與棲地

這種物種是印度次大陸東亞東南亞的特有種。有兩個公認的亞種;T. t. tanki 分佈於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爾,以及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而 T. t. blanfordii 分佈於緬甸、印度支那,向東延伸至中國東部。它也會遷徙到朝鮮半島和俄羅斯東南部進行繁殖。[4] 在其大部分分佈範圍內,它是留鳥,但在雨季會遷徙到印度較乾燥的地區,同樣會遷徙到俄羅斯東南部,通常在夜間進行遷徙。

亞種

  • 黃腳三趾鶉南方亞種學名Turnix tanki blanfordii)。在中國大陸,分布於華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緬甸。[5]

行為

這種鳥類生活在地面上,通常在遇到危險時會選擇逃跑而不是起飛。通常單獨或成對出現。

覓食

其飲食包括綠色植物材料、種子和多種昆蟲,包括甲蟲、螞蟻和蝗蟲。

繁殖

Thumb
四天大的毛茸茸雛鳥

繁殖期在三月至十一月間,主要在雨季。雌性在非繁殖季節換羽時會失去明亮的紅褐色項圈。雌性在求偶過程中會給雄性提供食物,並在產卵後將孵卵的任務留給雄性。蛋約12天後孵化(在圈養環境下),雛鳥孵化後跟隨雄鳥行動。[6] 巢是一個地面上的凹坑,鋪有草,通常有彎曲下來的植物莖形成的屋頂,側面有一個入口。每窩產下四顆灰白色斑點蛋,由雄性獨自孵卵;它們在12至16天後孵化,雛鳥由雄性照顧。[3] 雌鳥產卵後會離開,並選擇另一個伴侶,在另一個巢中產下另一窩蛋。[3]

保護狀況

T. tanki 分佈範圍非常廣泛,且是一種相對常見的物種。總體鳥類數量被認為是穩定的,尚未發現對該物種的特定威脅。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評估該鳥的保護狀況為「無危」。[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