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黎敦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黎敦義CMGCVOJP(英語:Denis Campbell Bray,1926年1月24日—2005年7月8日),香港殖民地官員。

快速預覽 黎敦義 Denis Bray, 英屬香港第4、6任民政司 ...
Remove ads

生平

黎敦義1926年在港出生[1],童年時代於香港、廣東佛山和山東煙台度過,曾於佛山華英中學接受小學教育,1934年至1939年就讀煙台市芝罘學校[1],1939年至1944年赴英國巴斯入讀Kingswood School[1],1944年至1947年於劍橋大學耶穌學院修讀數學與物理學學士[1],1967年劍橋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1][3]黎敦義在1950年加入香港政府,歷任新界民政署長(1971年-1973年)、兩任民政司(1973年-1977年及1980年-1984年)和香港政府駐英專員(1977年-1980年),曾兼任行政立法兩局官守議員,退出政府後曾於1985年至1991年出任英基學校協會主席。他於1960年至1984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1],1975年獲授予維多利亞皇家勳章[1],1976年再獲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1]

英國檔案館解封了1985年黎敦義與查濟民合寫對未來香港管治的建議,倡設「顧問局」產生特首。時任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香港事務科科長高德年(Galsworthy)評為「不單只是保守,部份內容更是自相矛盾」。查濟民曾將方案交給當年的英國國會議員Hal Miller,希望英政府將方案放進1987年的政制改革檢討中考慮,一度引起了英國外交部的關注[4]

黎敦義於1964年任交通事務處(運輸署前身)處長時,首推拍賣的士牌照的做法;後在新界民政署長任內,與時任首席助理輔政司鍾逸傑於1972年制定新界小型屋宇政策

2005年7月8日,黎敦義於英國牛津郡血癌病逝,終年79歲。

Remove ads

家庭

父親黎伯廉牧師(Rev. Arthur H. Bray)是英國循道會來華傳教士[3],曾任佛山華英中學第二任校長。黎敦義於1952年2月在香港結婚[1],婚後育有4名女兒[1]

官職

著作

回憶錄《歷變中看香港》(Hong Kong Metamorphosis)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