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暗浪漫主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暗浪漫主義(英語:Dark romanticism)又稱美國浪漫主義,是一種19世紀的文學流派[1],以愛倫·坡、納撒尼爾·霍桑及赫爾曼·梅爾維爾等一批新英格蘭地區的作家為中心[2]。

與完美主義的超驗主義信念相反,黑暗浪漫主義強調人性的不可靠,人類對原罪和自我毀滅的傾向,以及社會改革的本質性困難[3]。
特點
評論家湯普森(G. R. Thompson)指出,與愛默生等人的樂觀主義相反,「黑暗浪漫主義運用撒旦、魔鬼、鬼魂、狼人、吸血鬼、食屍鬼的形象,將邪惡擬人化。」[4]黑暗浪漫主義文學家認為,這些正是對人性更鮮明的說明。
例如,愛倫·坡的作品便往往貫穿生和死的主題,特別是被活埋的經歷或走出墳墓又變為吸血鬼的情節[5]。在《厄舍府的沒落》中,愛倫·坡講述了主人公朋友羅德里克將其妹妹的棺材放置在地窖中,卻在隨後從棺材中走出的故事。名詩《烏鴉》講述一隻會說話的烏鴉夜訪為情所傷的敘述者的奇特經歷,失去愛情的敘述者漸漸陷入瘋狂[6]。詩中只會說「永不再會」的烏鴉象徵死亡、鬼魂、噩夢、魔鬼、黑暗與孤寂,它的統治勢力逐漸擴張,直至籠罩了所有其它象徵[7]。烏鴉傳遞的正是死神的信息,告訴男子失去的戀人將不會復歸[8]。
湯普森如是總結這一流派的特點[9]:
墮落者無法理解關於他人的回憶、似乎從未存在的超現實領域、無法解釋的形上學現象、變態或邪惡的倫理抉擇、無名的愧疚以及對外部世界真實性的懷疑——這些都是黑暗浪漫主義對人的理解和觀察,而這些都與主流浪漫主義思想恰好相反。
Remove ads
文學運動
雖然黑暗浪漫主義主要與新英格蘭地區作家聯繫在一起,黑暗浪漫主義的元素仍長期滲透到廣泛的國際浪漫主義運動中,影響力擴展至文學和藝術兩者[10]。
英國作家,如拜倫勳爵、約翰·威廉·波里道利、柯勒律治、瑪麗·雪萊,都與哥特風格的小說有所關係,並且時而被稱作黑暗浪漫主義者[11]。他們的小說和詩歌往往描繪流放者和飽受折磨的角色,他們無法確定人性究竟會使角色得救還是毀滅,也由此表達對人性的懷疑。
黑暗浪漫主義在德國尤其重要,它們有著E·T·A·霍夫曼[12]、路德維希·蒂克等作家。當然,他們更著重描繪存在主義意義上的異化、性的狂暴、以及詭秘怪誕的事物[13]。此外,在德國黑暗浪漫主義同時也被畢德麥雅風潮所抵消[14]。
影響
十九世紀末,在亨利·詹姆斯和伊迪絲·華頓的作品中,新英格蘭派的黑暗浪漫主義發展出了一種更接近自然主義的傾向,在這些作品中,鬼魂成為了心理事件的象徵[2]。
二十世紀的存在主義小說也與黑暗浪漫主義聯繫在一起[15],同時在羅伯特·霍華德的劍與魔法類奇幻小說中,我們也能看到與黑暗浪漫主義的聯繫[16]。
批評
文學評論家諾思洛普·弗萊曾指出黑暗浪漫主義中黑暗神話敘事的危險性:「它告訴我們迷信所有的壞處,卻沒告訴我們宗教的好處。」[17]
參見
參考來源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