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森-哈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森-哈瑙(德語:Hesse-Hanau)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領地。它於1760年由原先的哈瑙-明岑貝格伯國演變而來,成為黑森-卡塞爾方伯國的一個次子繼承領。在伯爵威廉九世於1785年繼承黑森-卡塞爾方伯爵位後,兩地政府開始逐步合併,但由於法國入侵和占領以及後來併入法國衛星國法蘭克福大公國,使合併進程一度中斷。直到1821年黑森-哈瑙才最終併入黑森選侯國(即黑森-卡塞爾)。
Remove ads
次子繼承領

當黑森-卡塞爾的世子,即後來的黑森-卡塞爾方伯腓特烈二世改宗為羅馬天主教後,他的父親、時任方伯黑森-卡塞爾方伯威廉八世決定設法限制他未來的領地。因此,他將1736年併入黑森-卡塞爾的哈瑙-明岑貝格伯國設為一個次子繼承領,並轉授給腓特烈之子、即未來的威廉伯爵。[1][2]
主權

由於伯爵威廉尚未成年,由他的母親、英國公主瑪麗擔任法定監護人並攝政。1760年威廉繼承黑森-卡塞爾後,方伯腓特烈二世曾多次試圖將黑森-哈瑙重新併入黑森-卡塞爾,但由於英國及新教等級會議的反對而未能成功。作為進一步保護措施,來自漢諾威選侯國的部隊駐紮在哈瑙。威廉於1764年成年後親自掌政。1785年腓特烈二世去世後,威廉繼承黑森-卡塞爾方伯爵位。儘管如此,黑森-哈瑙的政府在總體上仍獨立於黑森-卡塞爾;不過內閣與戰爭部已與黑森-卡塞爾合併,1792年起卡塞爾上訴法院對哈瑙擁有司法管轄權。[3]在此之前,黑森-哈瑙作為獨立國家存在,並在首都哈瑙進行了一系列現代化建設,包括重要建築的修建。[4]這些建設資金來自於其舅父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提供的津貼。作為交換,黑森-哈瑙為英王派遣了一支2400人的軍隊,參與美國獨立戰爭,史稱黑森傭兵。[5]
黑森-哈瑙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派出的部隊包括以下單位:[6]
- 1776年:黑森-哈瑙「世子」團(Hessen-Hanauisches Regiment Erbprinz)
- 1777年:克洛伊茨堡獵兵團(Hessen-Hanauisches Jägerkorps Creutzburg)
- 1777年:黑森-哈瑙炮兵連「鮑施」(Hessen-Hanauische Artillerie-Kompanie Pausch)
- 1781年:黑森-哈瑙自由軍「雅內克」(Hessen-Hanauisches Freikorps Janecke)
Remove ads
拿破崙戰爭時期
黑森-卡塞爾於1803年升格為黑森選侯國,而黑森-哈瑙則成為哈瑙親王領。然而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體,黑森-卡塞爾併入法國衛星國威斯特伐利亞王國,哈瑙先是遭到法國軍事占領,後於1810年併入另一法國衛星國法蘭克福大公國。直到1813年解放戰爭勝利後,黑森-卡塞爾的主權才得以恢復。哈瑙的正式併入直到1821年黑森選侯威廉一世去世後,其繼任者黑森選侯威廉二世進行行政改革時才完成,後此地被設為哈瑙縣。[7]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