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洞戰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洞戰爭:我與史蒂芬·霍金的戰鬥,讓量子力學的世界變得安全》(Black Hole War: My Battle with Stephen Hawking to Make the World Safe for Quantum Mechanics)是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倫納德·薩斯坎德2008年的科普讀物。本書涵蓋了黑洞資訊悖論,以及史蒂芬·霍金和薩斯坎德之間的相關科學爭論。[1]薩斯坎德以其在弦理論方面的工作而聞名,並在此書之前於2005年撰寫了科普書籍《宇宙景觀》。[2]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了其簡體中文版,並歸入其《第一推動叢書》。
Remove ads
概述
霍金認為資訊會在黑洞中丟失,也不會在霍金輻射中保存下來。[2]但薩斯坎德並不同意,他認為霍金的結論違反了宇宙最基本的科學定律之一,即資訊守恆。正如薩斯坎德在其書中所描述的那樣,《黑洞戰爭》是發生在喜歡強調相對論原理的科學家與喜歡量子力學的科學家之間的一場「真正的科學爭論」。[1]這場辯論產生了全像原理,該原理由傑拉德·特·胡夫特提出,並由薩斯坎德完善,它主張資訊實際上會被保存下來,並存儲在系統的邊界上。[3]
評價
《華爾街日報》的肖恩·M·卡羅爾稱讚這本書,成功地以一種外行讀者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釋了該主題,儘管這有難度。卡羅爾寫道,該書包含「豐富的軼事」,薩斯坎德的「機智和講故事的能力……令人愉快地展示」在書中。[4]《紐約時報》的喬治·詹森(George Johnson)批評了該書的開頭部分,認為其對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基本概念的介紹過多,尤其是對於已經閱讀過其它理論物理科普書籍的讀者而言。[5]《時代雜誌》的列夫·格羅斯曼給該書打了B+,他說:「你可以將其視為書呆子對書呆子的暴力而完全不予理會,但你也會錯過讓薩斯坎德解釋為什麼宇宙實際上是全息圖的機會。」[6]《洛杉磯時報》的傑西·科恩(Jesse Cohen)批評該書「傾向於曲折地」講述個人軼事,儘管該書「因談話的溫暖而發光」。[7]《新科學人》將該書列入其2008年編輯推薦名單,[8]而《華盛頓郵報》也在其年度假日購物指南中將該書列為2008年最佳圖書之一。[9]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