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齊東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齊東縣中國名,在今山東省濱州市境。清代時,齊東縣城因位於黃河航道和南北陸路交通的交匯之處,經貿發達,有小濟南之稱。也因黃河在咸豐五年的大改道而衰敗。今齊東縣城舊址位於鄒平縣台子鎮境,黃河河道中[1]

金朝天會年間,設立齊東鎮,屬鄒平縣[1]元憲宗三年(1253年),析鄒平章丘各一部置齊東縣,隸濟南路至元二年(1265年),還屬河間路[2],明清屬濟南府[3]。清朝時考語:疲,難[4]咸豐五年黃河大改道後,為確保齊東縣城安全,清政府光緒十年(1884年)修築大壩——梯子壩。光緒十八年(1892年),黃河泛濫,沖毀梯子壩,淹沒縣城,僅存城東南部分。次年,部分縣衙和居民遷至新城(今鄒平縣台子鎮院新村東)。光緒二十年(1894年),知縣康鴻達奉准遷至九戶鎮[5][1]

1928年,濟南道廢,直屬山東省。1940年代末,屬清河專區。1950年,撤消清河專區,齊東縣劃入惠民專區。同年4月,齊東縣城由九戶鎮遷至麻姑堂(今魏橋鎮堂子村[6]),1952年,遷至魏橋鎮[5]。1956年,高青縣併入,縣城亦由此遷至高青縣的田鎮。1958年9月,轄區部分劃入鄒平縣和博興縣,恢復高青縣[1]。1959年1月,齊東縣撤銷。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