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龍標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龙标县
Remove ads

龍檦縣,後改名龍標縣,是中國古代的一個,位於今湖南省懷化市南部一帶,始設於南朝梁,湮沒於五代十國

Thumb
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鎮芙蓉樓門坊,上書「龍標勝蹟」

沿革

南梁,改㵲陽縣為龍檦縣,隸屬於僑置南陽郡南陳仍舊。[1][2]開皇九年(589年)滅南陳後,廢除南陽郡,新設壽州,僅領龍檦一縣,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充州大業二年(606年),全國州縣精簡,充州被廢除,龍檦縣改隸辰州[3]據推測,龍檦縣於隋末廢除。[4]

武德七年(624年),析辰谿縣地,重新設立龍標縣(改「檦」作「標」),隸辰州。貞觀八年(634年),龍標縣析置夜郎朗溪思徵三縣,以此四縣設置巫州,州治設於龍標縣。次年,思徵縣省入龍標縣。先天二年(713年),龍標縣析置潭陽縣。有唐一代,巫州先後改名沅州、巫州、潭陽郡、巫州、敘州,龍標縣與之的隸屬關係始終不變。[5][2]

唐末,敘州為當地土著勢力所據有。馬楚武平軍趙宋先後控制敘州,皆設立羈縻州。龍標縣於這一時期消失。[6][7]

縣治

根據《元和郡縣誌》和曾被貶為龍標縣尉的詩人王昌齡的詩作,可知龍標縣治位於獎州州治(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城)下游,辰州州治(今沅陵縣城)上游,沅江沿岸。傳統上認為其地在今洪江市黔城鎮,即㵲陽河匯入沅江處。[8][9]當地有芙蓉樓,修建於清朝,以紀念王昌齡。[10]也有觀點認為其地在今洪江管理區,即洪江匯入沅江處。[11]

明初,在隆里(今貴州省錦屏縣境內)設置千戶所嘉靖萬曆年間起,隆里所人開始修造王昌齡祠、墓,建構「隆里所為舊龍標縣治、王昌齡貶謫地」的文化記憶德語Kulturelles_Gedächtnis[12][13][14]

來源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