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龍虎山

中国江西省山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龙虎山map
Remove ads

28°05′N 116°58′E

快速預覽 世界遺產, 官方名稱 ...
快速預覽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級別 ...
Thumb
清雍正十年(1732)《江西通志》的龍虎山圖
Thumb
清雍正十年(1732)《江西通志》的大上清宮圖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貴溪市境內,距鷹潭市區約20公里,境內有丹霞地貌峰林景觀,其中主峰龍虎峰海拔247.4公尺,2001年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2010年以「中國丹霞」的一部分被列為世界遺產。這裡是著名的道教發源地之一,有許多道觀依山而建,尤其是正一道嗣漢天師府大上清宮就在這裡,被譽為道教四聖山之一。[1]

龍虎山還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兩千多年前古越人遺留下的仙水岩崖墓群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越人將死者放在山崖上的懸棺中[2]東漢中葉,五斗米道創始人張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張陵曾孫張盛在三國西晉時到此定居,建立嗣漢天師府,世代相傳,以張天師聞名於世。

Remove ads

道教名山

Thumb
仙水岩飛雲閣

龍虎山中較早的道觀是唐朝會昌(841年~846年)年間所建的真仙觀[3],有確切古碑刻文字記載的道教廟宇則是南唐保大八年(950年)所建的張天師廟[4]宋代龍虎山道教逐漸興盛,著名的道觀有上清宮、正一觀等。元代張天師被封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符籙。上清宮於康熙年間由清聖祖題詞改名為大上清宮。

龍虎山地區在道教興盛時,先後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和十座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然近代以降,龍虎山漸趨衰落,桑海靡常,多數宮觀早已廢圮,保存古貌者唯有天師府。

天師府全稱「嗣漢天師府」,坐落在上清鎮的中部,是歷代張天師的起居之所,現有建築大部分為清代重修以及現代重建,最近一次大修是1990年。院內還有仁靖真人碑銘趙孟頫手書,現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上清宮和正一觀均為近年所重建。上清宮現保有上清宮銅鐘(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丹霞地貌

龍虎山的丹霞地貌成因多樣,有從幼年期、壯年期到老年期丹霞地貌的完整序列,擁有包括峰牆、石林、峰叢等23種丹霞地貌景觀。2001年3月被列為中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7年龍虎山和40多公里外的龜峰聯合申報世界地質公園並獲得成功。[5]

世界遺產

2009年龍虎山(包括龜峰)聯合貴州赤水等六處典型的丹霞地貌,以「中國丹霞」之名申報世界遺產,2010年8月1日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了將「中國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遺產[6][7]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