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龍門山齒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龙门山齿蟾
Remove ads

龍門山齒蟾(學名:Oreolalax longmenmontis),一種於中國四川省彭州市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的兩棲動物,隸屬於角蟾科齒蟾屬[1]種加詞longmenmontis」意為「龍門山的」。

快速預覽 龍門山齒蟾, 科學分類 ...
Remove ads

鑑別特徵

根據其分子系統發育位置和以下形態特徵,將龍門山齒蟾歸入齒蟾屬:上頜齒明顯;背部粗糙,散有大疣,疣粒部位有黑圓斑;瞳孔垂直;舌呈卵圓形,後端有缺刻;股後腺突出;繁殖季節雄性具有胸腺和腋腺;繁殖季節雄性的內側兩指有黑色的婚刺。龍門山齒蟾具有以下特徵可以與齒蟾屬其他物種區分:體型中等,雄性體長51.2~64.2毫米;頭部寬;鼓膜隱蔽;眶間有呈暗三角形大斑;腹部有大理石花紋;雄性唇緣無刺;雄性胸部刺團小、厚,間距寬;婚刺粗而稀疏;後肢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超鼻孔;趾基部具蹼跡。[1][2]

保護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3]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