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分人民幣硬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分人民币硬币
Remove ads

人民幣1分硬幣,首次發行於1957年12月1日,只發行過一個版本,目前少見但仍可流通。

快速預覽 1分硬幣, 國家/地區 ...

簡介

1分硬幣正面圖案為繁體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背面為阿拉伯數字「1」、「壹分」字樣、麥穗和鑄造年份,邊緣間斷絲齒。

1分硬幣屬第二套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早發行的硬幣之一,1955年由瀋陽造幣廠開始試製,1957年12月1日正式發行。硬幣圖案設計工作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印製管理局直接組織,中央美術學院周令釗教授等主持。圖案模仿蘇聯盧布硬幣樣式,但同時又融入中國民族傳統藝術特色。在多年的生產過程中,鋁製分幣合金材質經反覆研究試驗,先後四次變更,從最早的合金演變為現行的鋁合金材質。[1]

目前1分硬幣在市面上已經罕見,大多已成為民間收藏品,但仍屬法定流通貨幣,且有新鑄幣流入市場,通常只用於銀行結息、外幣匯兌及商品計價(現金購物時通常取整至)。[2]最近一批新鑄幣為2018年發行。

未發行的版本

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人民銀行曾於1969年和1975年試鑄了少量新版1分、2分和5分硬幣樣幣。幾套硬幣均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現已十分罕見。

未發行的各版本1分硬幣特徵如下[3]

  • 1969年第一版:直徑21mm,鋁質,正面為毛澤東紅軍時期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上方環繞書寫「偉大的導師 偉大的領袖 偉大的統帥 偉大的舵手」字樣,下方鐫刻「毛主席萬歲」字樣;背面主圖案為遵義會議會址,上方為國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下方為鑄造年份「1969」和面值「1分」;光邊無銘文;
  • 1969年第二版:鋁質,邊緣未打齒,正面與1957年開始發行的分幣類似,為簡體仿宋體國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徽,惟在國徽下方增加了鑄造年份「1969」;背面為湖南湘潭毛澤東故居和「1分」面值字樣,光邊上鑄有五角星;
  • 1969年第三版:直徑21mm,鋁質光邊,正面圖案為毛澤東晚年時期標準像、「四個偉大」文字和「毛主席萬歲」文字;背面圖案為航行在海上的軍艦和寫有林彪題詞「大海航行靠舵手」字樣的旗幟,上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下鑄年份「1969」和面值「1分」;
  • 1975年第一版:鋁質,正面圖案與1957年開始發行的分幣類似,為簡體宋體國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徽,惟在國徽下方增加了鑄造年份「1975」;背面為水力發電站和稻穗,稻穗中插入阿拉伯數字「1」,圖案中間有「壹分」字樣;
  • 1975年第二版:直徑17mm,鋁質齒邊,正面圖案為天安門,圖案上方為仿宋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下方是鑄造年份「1975」麥穗齒輪圖;背面圖案為少年兒童為樹木澆水,並有面值「1分」及其漢語拼音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