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829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829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因良十二世在1829年2月10日離世[3]後而召集舉行。會議從1829年2月14日開始,經過35天的投票後,樞機團於1829年3月31日選出方濟各·卡斯蒂廖尼樞機為新教宗,並取名號為「庇護八世」。
Remove ads
樞機選舉人
儘管當時共有58位樞機,但由於有8位樞機因種種原因而無法出席,故此只有50位樞機能夠參與該次秘密會議。[1]
以下為出席的部分樞機選舉人[1]:
- 儒略·瑪麗亞·德拉·薩默吉利亞,主教級樞機及樞機團團長
- 巴爾多祿茂·帕卡,主教級樞機、樞機團副團長
- 伯多祿·方濟各·加萊菲,總務樞機
- 小若瑟·費羅,司鐸級樞機及首席司鐸
- 若瑟·阿爾巴尼,執事級樞機及首席助祭
- 方濟各·卡斯蒂廖尼樞機,主教級樞機,後來當選成為教宗庇護八世
- 巴爾多祿茂·亞爾伯·卡佩拉里樞機,司鐸級樞機,未來的教宗額我略十六世
- 切薩雷·布蘭卡多,司鐸級樞機
- 方濟各·切薩雷伊·萊奧尼,司鐸級樞機
- 魯道夫大公,司鐸級樞機
- 帕特里西奧·達·席爾瓦,司鐸級樞機
- 泰雷西奧·費雷羅·德拉·馬莫拉,司鐸級樞機
- 伯多祿·因關索·里維羅,司鐸級樞機
- 方濟各·沙勿略·西恩富戈斯·伊霍韋亞諾斯,司鐸級樞機
- 亞歷山大·桑德爾·魯德奈·德雷庫卡法魯斯,司鐸級樞機
原則上,參加選舉的樞機可以投票給任何已受洗的成年男性天主教徒(即樞機可以投票給非樞機者)。然而,自1378年以來都是樞機當選教宗。[a]
Remove ads
選情
2月24日,選舉秘密會議開始,開始時共有40位樞機到場,其餘10位樞機於稍候時間才到場。3月7日早上,樞機團團長就兩位樞機助手的「過分洩露信息」行為而將兩人趕出會場,並將兩人送到聖天使城堡。3月25日,各樞機以為選舉秘密會議可以在這天完結,但最後沒有人當選。3月31日,卡斯蒂廖尼樞機得到36票而可以當選教宗,但他要求多進行一次投票。卡斯蒂廖尼樞機於這次投票中得到47票而正式當選教宗。[2]他選擇「庇護八世」作為他的名號。[b][5]
一些網站中有記載投票結果[2]。然而,這些選舉結果並沒有得到官方證實。樞機如要成功當選教宗,他必須最少要得到34票。以下為35天裏部分的投票結果。
後續
4月1日早上,新教宗從選舉秘密會議地奎里納萊宮轉到聖伯多祿大殿祝福信眾。教宗入殿後祈禱,50位樞機則表明自己會服從新教宗。[6]
4月5日,庇護八世於聖伯多祿大殿加冕,正式成為天主教第253任教宗。[2][3][7]這次教宗選舉秘密會議亦於加冕禮後完結。
註釋
資料來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