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11年薩雷斯地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11年薩雷斯地震,又譯為1911年薩雷茲地震,是當地時間1911年6月17日發生於俄羅斯帝國塔吉克行省東部拉森區英語Rushon District的一場地震,震央位於北緯38.331度,東經72.628度。本次地震規模地震矩規模7.4,震源深度15公里。

快速預覽 日期, 發生時間 ...

是次地震所造成的大面積山崩阻塞了巴爾坦格河並形成堰塞湖薩雷茲湖,產生了世界上最高的大壩烏索伊大壩英語Usoi Dam。地震及山崩摧毀了許多民居,造成90人罹難。

Remove ads

地質背景

喜馬拉雅山脈沿線地震活動主要由印度板塊歐亞板塊的碰撞引起,兩個板塊以40-50mm/yr的相對速度匯聚,使這個地區成為地球上最具地震危險性的地區之一[3]塔吉克斯坦位於喜馬拉雅弧北端,緊鄰帕米爾-興都庫什地震帶(中國稱南天山地震帶)[4]帕米爾高原是喜馬拉雅山脈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區受東西走向的逆衝平移斷層活動斷裂的影響,在中國新疆地區和中亞東部地區擠壓形成了盆地和山地地貌[3][5]。有研究者認為塔吉克斯坦乃至整個中亞地區是7.0以上的地震的重要危險區[3]

震害情況

Thumb
位於巴爾坦格河上的烏索伊大壩。
Thumb
薩雷斯湖、沙道湖、烏索伊大壩的衛星圖。

此次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1911年2月18日23時31分04秒,發震時為深夜時分,震央系帕米爾高原中部山區,交通閉塞、人員稀少。地震持續了約2分鐘,一小時後又發生了一次地震[6][7]。地震造成烏索伊(Usoy)、巴奇迪夫(Barchidiv)、波索(Posor)、尼蘇爾(Nisur)、薩格諾布(Sagnob)、魯赫赫(Rukhch)、巴茲德(Basid)和奧羅肖爾-基什拉克(Oroshor kishlaks)等地遭嚴重破壞,建築大多被毀[8][9]。人員傷亡總數至多可達302人,另有許多牲畜死亡[6]

地震致使奧羅肖爾-基什拉克附近的巴爾坦格河流域發生嚴重山崩,岩石泥沙從巴爾坦格、塔尼馬斯和穆爾加布山谷陡坡上崩落,滑坡體覆蓋了18.2平方公里的土地[8][9]。崩落的碎石截斷巴爾坦格河河水,形成高約703-788公尺、厚約4-5公里、體積約2立方公里的巨大堰壩,繼而產生薩雷茲湖和沙道湖(Shadau Lake)兩大堰塞湖[8][9][10]。據估計,兩大堰塞湖總滯水量達17.5立方公里,對流域居民區構成巨大威脅[11]。地震破壞與堰塞湖威脅最終使巴爾坦格河谷上游居民被迫大規模遷離[12]

地震導致喀拉庫勒湖湖水從湖東溢出,湖近岸地區在退水後留下大片冰層[6]

Remove ads

觀測研究

美國地質調查局指出,本次地震規模為地震矩規模7.4,震源深度15公里[1]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國家地球物理數據中心測算薩雷斯地震的震度為麥卡利地震震度9(IX)度[8][9]。學者R·D·奧爾德姆認為,此次地震規模在表面波規模7.4-7.6區間內[6]。印度地震技術學會認為,本次地震規模達7.8[8][13]。學者巴帕特等人的研究指,該次地震規模7.75,震源深度48公里[8][14]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