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20年日本國勢調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20年日本國勢調查
Remove ads

1920年日本國勢調查日本第一次國勢調查,普查標準日在1920年(大正9年)10月1日。

快速預覽 大正9年日本國勢調查, 基本資訊 ...

日本的國勢調查原型是明治12年 (1879年) 杉亨二在現在的山梨縣所舉行的「甲斐國現在人別調」,但是當時的社會情勢並沒有客觀條件可以實施全國規模的人口調查。1895年9月國際統計學會會議在瑞士舉行,鼓勵日本政府參加「1900年世界人口普查」。明治35年 (1902年) 2月眾議院議員內藤守三提出「國勢調査ニ關スル法律」法案,同年12月通過 (明治35年法律第49號),第一條規定每十年舉行一次國勢調查,大正11年 (1922年) 國勢調査法第一條改正:在兩次國勢調查中間應舉行簡易調查。然而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原本計畫施行的第一次國勢調查暫停。1915年調查又遇上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停辦,之後順應世界潮流,改為每逢西元「零」年舉辦國勢調查。

江戶時代的人口統計是「宗門人別改帳」。江戶時代發布基督教禁教令,為了調查民眾宗教信仰而作成宗門改帳,後來宗教調查的目的淡化,變成徵稅的基本資料,這是近代戶籍制度的雛形。宗門人別改帳由町村長作成,記載各戶家族成員的姓氏、年齡與信仰派別,每年或每數年更新一次,實際上有戶籍制度的功能。因婚姻或學徒關係而遷出時,需在遷入地重新登記,沒有經過正式程序而脫籍者有居住限制且沒有社會保障,這些被排除在社會體系外的人被稱為非人。全國人口調査自享保6年 (1721年) 開始,調查對象僅含有籍者,且領有俸祿的武士、皇族與公家不在調查範圍內。另外德川幕府的主要根據地在東日本,其他藩侯對於乳幼兒的統計標準不一,例如和歌山藩調查8歲以上人口、金澤藩調查15歲以上人口。無籍者、穢多、非人、調查不完備、重複脫漏的人口估計約有兩三百萬,根據統計學者高野岩三郎所著《本邦人口の現在及將來》,江戶時代後半 (1726-1846年) 的日本人口大約在2800~3000萬人左右。[1]

進入明治時代,明治4年 (1871年) 通過《戶籍法》,翌年現代的戶籍制度開始實行,明治5年 (1872年) 3月8日日本的「本籍人口」是3311萬人。本籍人口是戶籍帳簿上的人口,是行政登記而非直接人口調查;由於鄉村人口流動到城市,本籍人口並不一定都住在本籍地,跟實際情況可能有所出入。本籍人口包含了常住在海外的日本人,但不包括住在日本的外國人。本籍人口的數字每年發表在《日本帝國統計年鑑》,1920年以前是評估日本人口的主要依據。根據戶籍登記與人口普查結果,本籍人口大約比普查實際人口多了約130萬人,住在日本的外國人不到10萬,外國人不必登記戶籍,由此可以反推戶籍在日本但實際不在日本的日本人超過140萬。

第一回國勢調查負責單位是臨時國勢調查局,大正10年 (1921年) 業務移轉到內閣統計局。普查標準時刻是1920年10月1日午前零時。普查對象是「現在人口」(de facto population),現在人口是指普查當日正居住或暫住在所查現在地的人口。調查項目包含:姓氏、性別、年齡、配偶關係、職業、出生地與國籍。第一回國勢調查花費約295萬7千日圓[2]相當於當時農商務省一年的預算。

Remove ads

調查結果

年齡結構

更多資訊 男性, 年齡 ...
Remove ads

府縣別人口

更多資訊 排序, 府縣 ...
Remove ads

住戶狀況

  1. 普通戶:係指共同居住且家計合一者;一人居住而家計獨立者,亦為普通戶。
  2. 準戶:係指在宿舍、病院、旅館、軍營、監獄、船舶等處所內而家計分開之集團。
更多資訊 普通戶, 戶數 (戶) ...
Remove ads

主要城市

更多資訊 排序, 城市 ...
Remove ads

工作狀況

更多資訊 行業, 1920年 ...

民族國籍

更多資訊 民族國籍, 1920年普查 ...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