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34年國際足總世界盃

第2届足球世界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34年國際足協世界盃
Remove ads

1934年國際足總世界盃,於1934年5月27日至6月10日在義大利王國舉行。本次比賽首次採用外圍賽來決定決賽階段參賽隊伍。本屆比賽的參賽國家比首屆增加了一倍多,其中有 10 支球隊來自歐洲以外的國家。最終義大利在決賽中 2–1 戰勝了捷克斯洛伐克,成為了歐洲的首個世界盃冠軍。

快速預覽 Campionato Mondiale di Calcio, 賽事資料 ...

本屆比賽有兩點非常特別:首先,上屆冠軍烏拉圭為了抗議歐洲球隊對於首屆比賽的不重視,拒絕了本次比賽的邀請,成為世界盃歷史上唯一一個在奪冠後沒有參加下屆比賽的球隊。其次,義大利隊也是唯一參加外圍賽的東道主隊(因為此時還沒有設立主辦國保障名額)。本屆比賽不同於上屆,在首輪比賽中就採用單場淘汰制。進入第二輪的球隊有: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德國匈牙利義大利西班牙瑞典瑞士。此外,埃及隊也成為第一個參加世界盃決賽周的非洲國家。

八強賽中出現了世界盃上的首次重賽。義大利和西班牙在延長賽後仍然以 1–1 打平,於是兩隊舉行了重賽。最終義大利以 1–0 淘汰了西班牙,之後又以同樣的比分擊敗了奧地利。同時,捷克斯洛伐克 3–1 戰勝德國隊,也進入了決賽。

最終決賽在6月10日舉行。捷克隊在大多數時間內以 1–0 領先,但在終場哨聲前被義大利追平,在之後的延長賽中,義大利再進一球,登上了冠軍的領獎台。

1934年世界盃因成為一項體育賽事被用於公開政治利益的高調實例而受到批評。 尤其是義大利首相法西斯黨領袖貝尼托·墨索里尼熱衷於利用本屆世界盃作為宣傳法西斯主義的手段。根據這些指控,墨索里尼親自為義大利國家隊的比賽挑選裁判,而義大利政府則干預國際足聯的賽事組織,重新組織比賽後勤,進一步助長法西斯主義。儘管一些歷史學家和體育記者指責墨索里尼腐敗和干預影響比賽以造福義大利,義大利一直聲稱在比賽和成功的國家隊中應得的勝利,被認為是成為該國歷史上最好的球員之一,還在 1936年由德國主辦的奧運會足球錦標賽和1938年由法國主辦的世界盃中獲勝。

Remove ads

決賽周球隊

Thumb
決賽周球隊
更多資訊 球隊, 決賽周次數 ...

比賽場館

更多資訊 波隆納佛羅倫斯熱那亞米蘭拿坡里羅馬的里雅斯特杜林, 米蘭 ...
Remove ads

淘汰賽

晉級圖

 
十六強賽半準決賽準決賽決賽
 
              
 
5月27日 – 羅馬
 
 
義大利7
 
5月31日 及 6月1日 – 佛羅倫斯
 
美國1
 
義大利1 (1)
 
5月27日 – 熱那亞
 
西班牙1 (0)
 
西班牙3
 
6月3日 – 米蘭
 
巴西1
 
義大利1
 
5月27日 – 杜林
 
奧地利0
 
奧地利 (a.e.t.)3
 
5月31日 – 波隆那
 
法國2
 
奧地利2
 
5月27日 – 拿坡里
 
匈牙利1
 
匈牙利4
 
6月10日 – 羅馬
 
埃及2
 
義大利 (a.e.t.)2
 
5月27日 – 的里雅斯特
 
捷克斯洛伐克1
 
捷克斯洛伐克2
 
5月31日 – 杜林
 
羅馬尼亞1
 
捷克斯洛伐克3
 
5月27日 – 米蘭
 
瑞士2
 
瑞士3
 
6月3日 – 羅馬
 
荷蘭2
 
捷克斯洛伐克3
 
5月27日 – 佛羅倫斯
 
德國1 季軍戰
 
德國5
 
5月31日 – 米蘭6月7日 – 拿坡里
 
比利時2
 
德國2 德國3
 
5月27日 – 波隆那
 
瑞典1 奧地利2
 
瑞典3
 
 
阿根廷2
 
Remove ads

十六強

更多資訊 西班牙, 3–1 ...
觀眾人數:21,000
裁判:Alfred Birlem (德國)

更多資訊 匈牙利, 4–2 ...
拿坡里阿斯卡利尼體育場英語Stadio Partenopeo
觀眾人數:9,000
裁判:Rinaldo Barlassina (義大利)

更多資訊 瑞士, 3–2 ...
觀眾人數:33,000
裁判:Ivan Eklind (瑞典)

更多資訊 義大利, 7–1 ...
觀眾人數:25,000
裁判:René Mercet (瑞士)

更多資訊 捷克斯洛伐克, 2–1 ...
的里雅斯特列圖里奧體育場英語Stadio Giuseppe Grezar
觀眾人數:9,000
裁判:John Langenus (比利時)

更多資訊 瑞典, 3–2 ...
波隆那列圖利亞里體育場英語Stadio Renato Dall'Ara
觀眾人數:14,000
裁判:Eugen Braun (奧地利)

更多資訊 奧地利, 3–2 (延長賽) ...
觀眾人數:16,000
裁判:Johannes van Moorsel (荷蘭)

更多資訊 德國, 5–2 ...
觀眾人數:8,000
裁判:Francesco Matteaa (義大利)
Remove ads

半準決賽

更多資訊 奧地利, 2–1 ...
波隆那列圖利亞里體育場英語Stadio Renato Dall'Ara
觀眾人數:23,000
裁判:Francesco Mattea (義大利)

更多資訊 義大利, 1–1 (延長賽) ...
觀眾人數:35,000
裁判:Louis Baert (比利時)

更多資訊 德國, 2–1 ...
觀眾人數:3,000
裁判:Rinaldo Barlassina (義大利)

更多資訊 捷克斯洛伐克, 3–2 ...
觀眾人數:12,000
裁判:Alois Beranek (奧地利)
Remove ads

重賽

更多資訊 義大利, 1–0 ...
觀眾人數:43,000
裁判:René Mercet (瑞士)

準決賽

更多資訊 義大利, 1–0 ...
觀眾人數:35,000
裁判:Ivan Eklind (瑞典)

更多資訊 捷克斯洛伐克, 3–1 ...
觀眾人數:15,000
裁判:Rinaldo Barlassina (義大利)

季軍戰

更多資訊 德國, 3–2 ...
拿坡里阿斯卡利尼體育場英語Stadio Partenopeo
觀眾人數:7,000
裁判:Albino Carraro (義大利)

決賽

更多資訊 義大利, 2–1 (延長賽) ...
觀眾人數:55,000
裁判:Ivan Eklind (瑞典)

射手榜

Remove ads

國際足總回顧排名

1986年,國際足總發表了一份報告,根據比賽的進展、整體成績和對手的素質(不包括重賽成績),對1986年及以前歷屆世界盃的所有球隊進行排名。[1][2] 1934年世界盃的排名如下:

更多資訊 名, 參賽隊伍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