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63年美國三軍導彈及無人機命名系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63年美國三軍導彈及無人機命名系統是對於美國生產的軍用導彈、火箭和無人機的命名規範,由美國國防部建立、並從1963年起在美國軍隊中使用至今。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雖然名中帶有「無人機」的字樣,但隨著技術發展以及運用方式的革新,本規範事實上只在(空氣或太空中飛行的)導彈上應用,甚少用於其它類型的裝備。例如,無人機的編號通常遵守飛機編號系統;而同樣帶有制導系統的魚雷及同樣在空氣中飛行的火箭彈也大多不採用此編號、反而使用武器彈藥的編號系統,甚至不對火箭彈本身編號而對其發射器編號,例如Mk48 魚雷及九頭蛇70航空火箭彈。
格式
該系統中的編號由如下部分組成:
- 發射環境代碼
- 任務類型代碼
- 本體類型代碼
- 流水號(數字序號)
- 改進版本號(字母序號)
- 名稱
此外,依照研發狀態亦可加上 X(試驗型)或 Y(原型)的前綴,如飛機編號一樣。
示例:
- BGM-71 TOW:
- MIM-104 愛國者:
- M = 移動發射(M983 卡車)
- I = 對空截擊
- M = 導彈
- FIM-92 毒刺:
- F = 單兵發射
- I = 對空截擊
- M = 導彈
- 特別地,當裝在直升機上當作自衛格鬥彈時即改稱 AIM-92(A = 空射),而不用 F 代碼。
- AGM-84 魚叉:
- A = 空射
- G = 對地 / 水面攻擊
- M = 導彈
- 艦射版稱 RGM-84(R = 水面艦艇)、潛射版稱 UGM-84(U = 潛射)。
- ASM-135 ASAT(Anti-SATellite,反衛星)
- A = 空射(F-15)
- S = 對太空攻擊(衛星)
- M = 導彈
- AIR-2 妖精
- A = 空射(F-106 等)
- I = 對空截擊
- R = 火箭
Remove ads
該位代碼表示被編號項目可從何處發射。
Remove ads
該位代碼表示被編號項目預定的用途、或被修改以滿足的用途。
該位代碼表示被編號項目本身的類型。
目前,除了代表導彈的 M 之外,另外兩個代碼基本上沒有實際應用。
其它國家的類似命名系統
以日本為代表的美國盟國也使用類似的命名系統。
蘇聯及俄羅斯使用國防部火箭炮兵裝備總局(GRAU)指定的命名系統
中國人民解放軍從1986年開始,也採用類似的命名系統。
參考資料
- US Missiles - Tri-Service designation system (PDF). 美國國防部. [2017-09-01] (英語).[永久失效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