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75年颶風奧利維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颶風奧利維亞 (英語:Hurricane Olivia)是1943年馬薩特蘭颶風後對錫那羅亞州馬薩特蘭破壞最嚴重的颶風,也是1975年太平洋颶風季登陸時最強烈、造成損失最大的颶風。奧利維亞於10月22日在墨西哥南部形成並迅速強化為熱帶風暴。這股風暴起初朝西北方向移動,之後轉向東北。10月23日,系統強度達到颶風級別,並於次日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的三級強度,然後很快開始朝墨西哥西北部的馬薩特蘭進發並登岸。雖然風暴登陸前,墨西哥軍方就已經疏散了50000人,但奧利維亞還是摧毀了該地區的7000套房屋,導致30000人無家可歸,損失總額為2000萬美元(1975年美元,相當於1.17億2025年美元),當地也被宣布為災區。颶風還致使30人遇難,其中20人是在海上因捕蝦船被風暴襲擊而落海淹死的。
Remove ads
氣象歷史

奧利維亞起源於一片廣闊的對流區域,或是墨西哥西南部海域10月下旬持久存在的雷暴活動。隨著一股環流的發展,系統於10月22日清晨在科利馬州曼薩尼約西南方向約690公里處成為熱帶低氣壓。這股低氣壓在接下來向西北方向行進的過程中迅速增強為熱帶風暴奧利維亞,不過這以後的強化速度有所放緩。到了10月23日奧利維亞轉朝東北方向移動時,環流的定義更加明確,系統的組織性更強,並在當天晚上達到颶風強度。[1][2]
達到颶風強度後,奧利維亞加速朝東北偏北方向移動。多艘船隻遭遇了風暴的衝擊,面對著狂風和巨浪的威脅。10月24日,一架颶風獵人飛機觀測到了橢圓形的風眼,探測到的風速為每小時146公里。之後系統還有進一步加強,並於UTC10月25日清晨5點左右以每小時185公里的最高風速和每小時230公里的陣風風速在墨西哥錫那羅亞州的馬薩特蘭登陸,這一強度已經達到了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的三級強度,令奧利維亞成為一個大型颶風。不過這場風暴上岸後便迅速消散了。[1][2]
Remove ads
防災措施和風暴影響

颶風奧利維亞登陸前,墨西哥軍方從低洼地區疏散了約50000人[3]。雖然大部分公眾直到其登陸前一天才得知風暴來襲,但來自衛星和船舶觀測的準確數量是大幅度降低死亡人數的一個關鍵因素[1]。政府官員提醒船隻,為了安全起見應該返回港口暫避,一場棒球比賽也因這場風暴而取消[4]。隨著奧利維亞的登岸,當地局部出現暴雨,其中西北部杜蘭戈州的新城(Pueblo Nuevo)市降雨量達到185毫米。降雨量最大的是在奧利維亞登陸的一片狹窄區域中,其向南550公里外的米卻肯州都還有約25毫米的雨量[5]。馬薩特蘭遭遇的強風風速達每小時222公里[6]。
狂風和暴雨一起摧毀了馬薩特蘭及附近十四個村莊的約7000套家宅[1],還有10000套房屋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7]。被摧毀的民宅大多很簡陋,颶風的經過令30000人流離失所,這些人只能住到學校、教堂和其他沒有因風暴受損的建築中[6]。城市內的大部分建築都受到了影響,風暴帶來的碎屑掩埋了多條街道[4]。颶風還切斷了整個地區的電力和自來水供應,並且令交通基礎設施受到破壞,高速公路和道路受損[3]。當地機場也受到嚴重破壞,多架班機滯留,外來航班也不能進入。機場的大部分窗戶被吹破,14架小型飛機被推倒。狂風還颳倒了樹木,暴雨也導致了洪水的泛濫[8]。
1975年的颶風奧利維亞被認為是繼1943年的馬薩特蘭颶風以來襲擊墨西哥馬薩特蘭的一場破壞最為嚴重的風暴[9],遭受這場風暴襲擊後,該市被宣告為災區[7]。接近海岸線和旅遊地區受到的經濟損失達到400萬美元(1975年美元,相當於2337萬2025年美元)[1]。奧利維亞所到之處一共導致30人死亡,500人受傷[1],其中17人重傷[8]。其中有20人是因風暴擊毀了三艘捕蝦船而被淹死[1]。狂風還破壞了一所監獄的圍牆,致使兩位犯人喪生,其他人則因此而越獄[3]。損失總額為2000萬美元(1975年美元,相當於1.17億2025年美元)[1]。
奧利維亞是信史上襲擊馬薩特蘭的三場大型颶風之一,另外兩場是分別1943年馬薩特蘭颶風和1957年太平洋颶風季期間的一場颶風。此外,1983年的颶風蒂科差一點就襲擊了該市[10]。風暴消散後當地立即開始了重建,墨西哥國防部快速部署向風暴災民送去了食品和飲用水。風暴過後第二天,墨西哥海軍將兩船救災物資送到馬薩特蘭,其中包括飲用水、藥品和救援設備[4]。風暴經過該地區三天後,救援人員開始清理風暴留下的碎屑[8]。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