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7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1屆現代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二十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英語:the Games of the XXI Olympiad,法語:les Jeux de la XXIe Olympiade),於1976年7月17日至8月1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舉行。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3月9日) |

Remove ads
申請
當年有三個城市進入申請最後投票階段:蒙特婁、蘇聯莫斯科、和美國洛杉磯。最後投票結果如下:
財政
當時,蒙特婁市政府覺得奧運會是一門不能虧本的生意,連市長尚·達坡(Jean Drapeau)也說「像男人沒法生孩子一樣,奧運會也沒法虧本」(英文:the Olympics can no more have a deficit than a man can have a baby)。但是,在統籌過程裡,因為興建各項體育館開支甚大,和主場館建造過程困難重重(工程要到奧運閉幕後十多年後才完工),導致耗資高達58億美元。
整體來說,這次奧運會虧損24億美元,令蒙特婁市政府多年來債台高築,總共10億美元的債務直到30年後的2006年11月才還清,是現代奧運會歷史上虧損最嚴重的一次,也讓很多城市不敢申辦奧運,直至1984年洛杉磯奧運出現財政盈餘為止。
焦點
- 參加本屆奧運會的紐西蘭代表團曾率領十五人橄欖球國家隊訪問實施種族隔離的南非,為了抗議此事,剛果人民共和國體育官員Jean-Claude Ganga率領30個非洲國家聯合抵制本屆奧運會(但是埃及、喀麥隆、摩洛哥、突尼西亞的代表團退出奧運會之前,有部分選手參加了7月18日至7月20日的部分比賽),反而塞內加爾、象牙海岸並無參與抵制行動,照常派代表團參加。
- 在1972年的慕尼黑慘案後,本屆奧運會的警衛高度加強。
- 游泳比賽的成績出色,在26個項目中共刷新了25個奧運會紀錄,21項世界紀錄。
- 年僅14歲的羅馬尼亞體操選手納迪婭·科馬內奇在體操比賽中共獲得7個滿分10分,並贏得3枚金牌。
- 籃球、手球和划船的女子項目進入奧運會。
- 為保護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推舉不再成為奧運會舉重項目。
- 奧運聖火以人造衛星由希臘雅典「傳送」到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再從渥太華以接力跑形式到達本屆奧運會主辦城市蒙特婁,於開幕式當日抵達主體育場,這種以現代科技傳遞聖火的方式引起爭議,從1980年開始,又恢復傳統的奧運聖火接力活動。
- 本屆奧林匹克聖火曾於開幕式後數天(7月27日)的一場暴雨中被雨水撲熄,一位工作人員以打火機重新點燃火種。後來大會撲滅該火種,並以聖火之備份火種重新點燃聖火。
- 時任加拿大總理杜魯道要求中華民國代表團以「台灣」隊名義參賽,遭中華民國政府拒絕,在溝通無效後中華民國代表團於7月16日宣佈退出本屆夏季奧運會[1][2]。
- 加拿大作為本屆奧運會的舉辦國,最終僅獲得5枚銀牌和6枚銅牌的成績,成為夏季奧運會有史以來唯一一個沒有獲得過金牌的東道國。
- 因為奧運場館耗費太多錢財興建,所以加拿大政府出現經費短缺,而向市民收取「奧運稅」。
比賽項目

參賽國家及地區
一共有92個國家及地區的體育代表團參加了本屆奧運會。
Remove ads
共有31個國家及地區抵制了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
Remove ads
獎牌榜
參見
- 1976年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 1976年冬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 1976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舉辦於加拿大的奧運會
- 197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蒙特婁
- 198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卡加利
- 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溫哥華
- 遭到大規模抵制的奧運會
- 197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蒙特婁 – 非洲國家抵制
- 198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莫斯科 – 美國領導抵制
- 198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洛杉磯 – 蘇聯領導抵制
注釋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