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80年一級方程式賽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80年一級方程式賽季(英語:1980 Formula One season)為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第34屆世界錦標賽賽事。該賽季包含1980年F1車手世界錦標賽及1980年F1車隊國際杯,這兩個比賽從1月13日至10月5日同時進行,共進行了14場比賽。賽季還包括一場非錦標賽賽事,為西班牙大獎賽。
1980年國際汽聯世界一級方程式 錦標賽賽季 |
|
世界冠軍: 阿蘭·瓊斯 冠軍車隊: 威廉士車隊-福特汽車 | |
上屆:1979 | 下屆:1981 |
威廉士車隊的阿蘭·斯坦利·瓊斯成為自1966年的傑克·布拉漢姆以來第一位贏得總冠軍的澳大利亞人。這個賽季見證了F1中的重大交替,威廉士車隊首次獲得了車手和車隊冠軍、尼爾遜·畢奇成為爭奪冠軍的新勁敵、未來的世界冠軍阿蘭·普羅斯特和奈傑爾·曼塞爾也首次亮相。與此同時,衛冕冠軍朱迪·謝科特和法拉利經歷了一個糟糕的賽季,最終導致謝科特在年底退役。此外,法國車手派屈克·德帕伊耶在霍根海姆測試時不幸身亡。
Remove ads
簽約車隊及車手
以下為參加1980年車手世界錦標賽和1980年一級方程式車隊國際杯的車隊及車手:
Remove ads
賽程安排
Remove ads
- 巴西大獎賽原定在雅卡雷帕瓜舉行,但部分該賽道(最初建在沼澤上)已開始沉入軟土,並且嚴重破損,因此比賽移師至布宜諾斯艾利斯賽道。
- 墨西哥大獎賽原定於4月13日舉行,但羅德里格斯兄弟賽道沒有及時翻新完成。
- 西班牙大獎賽於6月1日舉行,本應是一場錦標賽
- 瑞典大獎賽原定於6月14日在安德斯托普賽道舉行,但由於瑞典車手羅尼·彼得森及岡納·尼爾松在1978年去世,導致瑞典的一級方程式賽車熱情已經減退,因此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舉辦比賽,最終導致比賽取消。此後再也沒有瑞典大獎賽。
- 法國大獎賽由迪戎-普雷瓦諾賽道移師至保羅·里卡爾賽道,兩個賽道有輪流交替地舉辦的規定。
- 英國大獎賽由銀石移師至布蘭茲哈奇,兩個賽道有輪流交替地舉辦的規定。
- 義大利大獎賽由蒙扎國家賽車場移師至安佐與迪諾·法拉利賽道,因為蒙扎進行大規模升級,包括建造一個新的維修區,但該工作未能按時完成。
- 凱撒宮大獎賽原定於11月2日舉行,但該比賽被取消。
賽事記錄
原定於長灘大獎賽兩周後舉行的墨西哥大獎賽因故取消,導致長灘大獎賽和比利時大獎賽之間出現了五周的間隔。在比利時佐爾德賽道,法國車手迪迪埃·皮龍尼取得首次勝利,阿蘭·瓊斯和卡洛斯·羅伊特曼緊隨其後。
比賽結果與排名
Remove ads
該賽季的車手世界冠軍積分按照每場比賽前六名的排名分別給予9、6、4、3、2和1分。每位車手只能保留前七場比賽中最好的五場比賽積分及後七場比賽中最好的五場比賽積分。
1980年一級方程式賽季包括了一場非錦標賽比賽。[1]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