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6-二胺基嘌呤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6-二氨基嘌呤
Remove ads

2,6-二胺基嘌呤(2,6-Diaminopurine,簡稱2,6-DAPZ)又稱2-胺基腺嘌呤(2-Aminoadenine),是腺嘌呤(A)的一個類似物英語Nucleic acid analogue,結構上比腺嘌呤多了一個胺基,過去曾為治療白血病的一種藥物[1]。2011年NASA分析一些隕石的成分,發現其含有腺嘌呤(A)、鳥嘌呤(G)與2, 6-二胺基嘌呤(Z),顯示這些鹼基可能存在於外太空[2]。2020年有研究發現2,6-二胺基嘌呤可在具UGA無義突變mRNA轉譯時促進轉譯連讀(translational readthrough),忽視突變產生的UGA而繼續轉譯,可能機制為2,6-二胺基嘌呤抑制tRNA的甲基轉移酶FTSJ1英語FTSJ1,影響tRNA修飾而增加其在UGA發生轉譯連讀的機率[3]

快速預覽 2,6-二胺基嘌呤, 識別 ...

早在1977即有科學家發現噬藍藻體英語cyanophageS-2L(感染聚球藻屬藍綠菌噬菌體基因組中不含有腺嘌呤,所有腺嘌呤都被2,6-二胺基嘌呤(Z)取代,相較於前者和胸腺嘧啶形成兩個氫鍵,後者可和胸腺嘧啶形成三個氫鍵,此為首次發現有基因組中一種嘌呤完全被取代的情形[4][註 1]。2021年4月有三篇關於2,6-二胺基嘌呤的論文同時發表於《科學》期刊,提出除S-2L外還有許多噬菌體(多屬短尾噬菌體科長尾噬菌體科)也有A完全被Z取代的現象,並首度發現了噬菌體基因組中參與合成dZTP的酵素PurZ[7][8]、在DNA複製時選擇性使用Z而不使用A的DNA聚合酶DpoZ[9]以及可能分解去氧腺苷三磷酸(dATP)以避免其被加入DNA中的水解酶[7],而宿主細胞不會將Z加入其自身DNA中的機制仍不清楚[10]dAMP合成途徑中,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英語Adenylosuccinate synthetasePurA可將肌苷酸(I)轉為腺苷醯琥珀酸英語adenylosuccinate,後者可再由琥珀酸裂解酶PurB轉為腺苷酸(A),PurZ與PurA同源,可能以類似途徑可成dZTP[7],將dGMP轉為dSMP(N6-succino-2-amino-2′-deoxyadenylate),後者再由PurB轉為dZTP[8]。噬菌體以2,6-二胺基嘌呤取代腺嘌呤的功能可能為避免病毒DNA被宿主的限制酶切割[7]

Thumb
2,6-二胺基嘌呤(Z)與胸腺嘧啶(T)配對示意圖
Remove ads

註腳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