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6年第二E號熱帶低氣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二E號熱帶低氣壓(英語:Tropical Depression Two-E)是2006年6月初形成的一場持續時間較為短暫的熱帶氣旋,在墨西哥西南部產生暴雨,是2006年太平洋颶風季形成的第二個熱帶低氣壓,也是這年6月東北太平洋僅有的熱帶氣旋。系統源於6月3日的一股東風波,起初向東北方向移動,對墨西哥米卻肯州和格雷羅州構成威脅,而且有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的可能。但是,氣旋強度一直沒有超過熱帶低氣壓標準,並因風切變以及同陸地間的相互影響而減弱,最終在距墨西哥海岸線不遠處完全消散。系統在阿卡普爾科產生486毫米雨量,引發泥石流和洪災。共有42幢房屋被淹,72人被迫離開家園,但沒有出現人員喪生的報道。
Remove ads
氣象歷史

第二E號熱帶低氣壓源自2006年5月下旬墨西哥南面近海的一股東風波。東風波關聯有對流區,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認為外界環境有利於熱帶氣旋發展[1]。系統得到熱帶輻合帶強化並向北飄移,其東側和西側有反氣旋存在[2][3]。6月1日,對流變得更加集中[4],到次日清晨已發展成低氣壓區,並開始穩步向西北方向移動[5]。
系統北面的上層反氣旋令外界環境有利於熱帶天氣系統發展,對流逐漸組織成帶狀特徵[5]。系統還發展出良好的外流[6],不過表面環流起初相對熱帶氣旋而論還過於拉長[7]。6月3日清晨,附近的反氣旋向東北方向移動,令系統上空的風切變增多,組織結構受到影響[8]。不過,環流中心上空的對流有所增長[9],氣旋發展出足夠有組織的對流和閉合表面環流,促使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協調世界時6月3日下午15點將位於格雷羅州錫瓦塔內霍西南方向約240公里洋面的系統歸類為第二E號熱帶低氣壓[10]。
成為熱帶氣旋後,低氣壓因與陸地相互作用,還受到風切變的不利影響導致無法顯著增強[10]。系統穩步向東北方向移動,其中心因距海岸線較近而難以確定方位。不過,氣旋的整體結構在短時間內呈現改善跡象,氣象部門預計低氣壓會達到熱帶風暴強度。[11]6月4日清晨,對流已大幅減弱,環流中心部分暴露出來[12]。持續存在的風切變將大部分關聯雷暴活動帶到墨西哥西南沿海地區,但低氣壓的中心仍然位於海上[13]。6月4日下午,系統從阿卡普爾科以南近海掠過,在此期間環流加速同深層對流分離[14]。6月5日凌晨,系統的環流已經消散[15],其殘留隨後進入陸地上空[16]。
Remove ads
防災措施和影響
由於氣象機構不能確定熱帶低氣壓是否會達到熱帶風暴標準[15],墨西哥政府向米卻肯州蓬塔聖特爾莫(Punta San Telmo)到格雷羅州阿卡普爾科之間地區發布熱帶風暴警告[17]。墨西哥國家氣象局向哈利斯科州、科利馬州、米卻肯州、格雷羅州和瓦哈卡州發布暴雨公告,還指出風暴有可能引發洪災和泥石流[18]。政府官員在相應地區共計開設了21個避難所[19]。
熱帶低氣壓在墨西哥西南海岸沿線產生暴雨,阿卡普爾科的48小時雨量達486毫米。格雷羅雷和瓦哈卡州大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18],引起山洪爆發和多起泥石流[15]。氣旋導致約40套房屋部分被淹,共有72人被迫離開家園[20]。洪水將阿卡普爾科街頭巷尾的垃圾衝到海灘上,格雷羅州其他地區還有多條高速公路因洪水和泥石流被迫封閉[21],導致數十輛車被困,還有一幢監獄的圍牆因降雨倒塌[19]。降雨導致阿卡普爾科部分樹木倒塌,多條輸電線纜中斷,導致停電之餘,還有變壓器爆炸引發的火災[22]。不過,沒有報道表明氣旋有引起任何人員傷亡[15]。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