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9年馬達加斯加兵變
2009年馬達加斯加政治危機的一部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非時間2009年3月8日,駐紮在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馬達加斯加武裝部隊中之CAPSAT部隊軍人發動兵變,結果在同年3月17日推翻時任馬達加斯加總統馬克·拉瓦盧馬納納。當日稍後,前塔那那利佛市長安德里·拉喬利納被推舉出任高級過渡機構主席。
Remove ads
兵變
2009年3月8日清晨,駐於首都塔那那利佛近郊的CAPSAT部隊軍人發動兵變,兵變軍人表明,他們不支持政府在總統馬克·拉瓦盧馬納納與前塔那那利佛市長安德里·拉喬利納之間日益升級的衝突中採取的行動。自2009年2月初以來,這場權力鬥爭已引發全國暴力示威,造成至少28人死亡,而隨後的搶劫與騷亂更令死亡人數可能升至135人[2]。約600名CAPSAT部隊士兵突破營區後,據報因得悉總統衛隊正準備攻擊其駐守的營地,遂封鎖一條通往首都的主要道路並設置路障[2]。
此次兵變由一批拒絕服從軍方高層命令的士兵發動。僅在兵變前幾日,反對派支持者與軍隊的衝突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3]。
一名法新社記者進入軍營一翼,營內士兵拒絕透露身份,但證實兵變是對政權鎮壓反對派示威的抗議。其中一名士兵表示:「今天早上總參謀長前來,試圖勸說我們,但很快就不得不返回車上離開[3]。」
馬達加斯加國防部長則警告,兵變軍人將面臨懲處。他同時強調,希望軍隊「不要出現分裂」,因為這是一宗政治問題,而非軍事問題,不需要軍方介入。西方分析人士認為,馬達加斯加局勢的解決,關鍵在於軍方最終選擇站在反對派一方,還是繼續效忠總統[4]。
兵變士兵仍在首都外圍堅守營地,並設置路障控制要道。總統衛隊未有採取任何行動,亦沒有跡象顯示其他軍事單位響應兵變[5]。
馬達加斯加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埃德蒙·拉索洛福馬漢德里將軍因公開威脅,若總統與反對派未能在72小時內和解,他將接管國家,結果遭總統撤職。他的言論亦導致總統的重要盟友國防部長辭職。隨後,總統委任安德烈·安德里亞里賈奧納為新任總參謀長[6]。
在總參謀長與國防部長相繼辭職後,由親兵變派人物接任總參謀長與國防部長一職,引發外界憂慮局勢可能演變為軍事政權或發動政變以推翻總統馬克·拉瓦盧馬納納。據信馬達加斯加多數民眾認為,拉瓦盧馬納納下台已成定局[1]。
3月12日,在軍方支持下,反對派接管財政與預算部[7]。當日,總統任命的總理夏爾·拉貝馬南賈拉與反對派推舉的「總理」蒙加·羅因蒂佛短暫會晤約十分鐘。會後,後者聲稱拉貝馬南賈拉已同意將職位交予他[8]。
3月13日,國家憲兵司令表明,他效忠的是安德烈·安德里亞里賈奧納,而非拉瓦盧馬納納任命的將領[9]。隨後,軍方派出坦克進逼總統府伊阿沃洛哈宮;約3000至5000名拉瓦盧馬納納的支持者聚集在宮殿周邊,與遠處的反對派示威形成對峙。不過,支持者其後被告知,一旦軍隊逼近,必須清出道路[10]。
3月14日,蒙加率領反對派力量佔領總理辦公室[11],並宣佈「高級過渡權力機構」已經「掌握馬達加斯加的命運」 [12]。當天,拉喬利納向總統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在下午6時(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5時)前自願辭職,否則將發動大規模遊行直逼總統府,迫使其下台[11][13]。拉喬利納強調不會透過軍事暴力奪權。然而,期限屆滿後,拉瓦盧馬納納從戒備森嚴的宮殿現身,聲稱自己仍是合法總統,並呼籲召開全國會議[14]。
3月15日,拉瓦盧馬納納提出舉行公投,以決定他是否應繼續執政,被視為其承受巨大壓力的表徵[15]。
3月16日,拉喬利納拒絕有關提議,並公開要求安全部隊逮捕拉瓦盧馬納納[16]。同日,馬達加斯加陸軍攻佔另一座總統府安布希特佐羅希特勒宮,並據報同時控制中央銀行。當時拉瓦盧馬納納並不在宮內。在此之前,反對派領袖安德里·拉喬利納已呼籲逮捕總統[17]。雖然他堅稱奪取總統府並非政變[18],但隨即進駐宮殿內的總統辦公室,實際開始掌權。
數小時後,BBC報道稱,拉瓦盧馬納納即將辭職,並把總統與總理權力一併交由由副海軍上將伊波利特·拉馬羅松領導的軍事委員會接管[19]。拉瓦盧馬納納之後公開表示:「我從未辭職。我是在槍口下被迫交出權力的,時間是3月17日[20][21]。」當時他已撤離伊阿沃洛哈宮,轉往秘密地點;截至3月24日,有報導指他已逃亡至史瓦帝尼[22]。反對派則宣佈,計劃在24個月內舉行大選,並重寫憲法建立「第四共和國」[23][24][25]。然而,拉馬羅松上將在同日稍晚宣佈,軍政府將把權力直接移交給拉喬利納[26]。
反應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