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1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1年國際足協女子世界盃
Remove ads

2011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德語:FIFA Frauen-Weltmeisterschaft Deutschland 2011)於2011年6月26日至7月17日在德國舉行[1],它是1999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美國)以來第一次由多個國家申辦,並經國際足總執委會投票決定,最後產生承辦國的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註 1]。德國在與加拿大的申辦競爭中獲勝,這是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首次在德國舉行,也是第二次在歐洲大陸進行。

快速預覽 2011 FIFA Women's World Cup, 賽事資料 ...
Remove ads

比賽城市

本屆比賽共有9個城市舉辦,其中,揭幕戰在首都柏林舉行,這也是柏林承辦的唯一一場比賽,冠亞軍決賽則在法蘭克福舉行,其他7個承辦城市分別為:門興格拉德巴赫辛斯海姆沃爾夫斯堡奧格斯堡波鴻德勒斯登勒沃庫森[2]

競賽場地

2011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在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揭幕戰,該球場是2006年男子世界盃的決賽場地;這是在首都柏林進行的唯一一場賽事。門興格拉德巴赫普魯士公園球場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球場上演準決賽的賽事。決賽在法蘭克福的商業銀行球場舉行,該球場是2005年男子洲際國家盃的決賽場地;而季軍戰則在辛斯海姆萊茵-內卡競技場進行[3]

自2007年開始,其中 5 個主辦球場是新建(奧格斯堡德雷斯頓及辛斯海姆)或是重建(波鴻勒沃庫森);7個球場是德甲球隊的主場球場,隨著哈化柏林波琴2010年降班,而慕遜加柏2010/11年球季形勢惡劣,到開賽時可能只餘 4 個球場隸屬德甲球隊擁有。與2006年男子世界盃相比,部分容量較少的球場獲得選用;其中6個球場可容 20,000 至 30,000 名觀眾。據德國足球總會秘書長尼爾斯巴赫(Wolfgang Niersbach)表示,女子世界盃應該在男子世界盃於2006年結束的場地揭幕[4]。所有主辦城市除柏林及門興格拉德巴赫外,均會進行四場賽事;柏林只舉行揭幕戰,而門興格拉德巴赫只有三場賽事[5]。全部9個球場合計總容量約為330,000人。總體而言,約有100萬張門票可供出售[4]

由於國際足總禁止球場贊助冠名的球場名稱,除非贊助商亦是國際足總的官方贊助商,因此部分球場於競賽舉行期間可能需要更改名稱,暫時仍未有公告處理球場名稱的問題。按德國足球總會的資料,各球場的容量如下[6]

Thumb Thumb Thumb
脈衝競技場

(Impuls Arena)
城市:奧格斯堡
容量:25,579
球會:奧格斯堡

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

(Olympic Stadium)
城市:柏林
容量:74,244
球會:哈化柏林

魯爾球場

(Ruhrstadion)
城市:波鴻
容量:23,000
球會:波琴

Thumb
魯道夫·哈比格球場

(Rudolf-Harbig-Stadium)
城市:德雷斯頓
容量:32,085
球會:德雷斯頓戴拿模

商業銀行球場

(Commerzbank-Arena)
城市:法蘭克福
容量:49,240
球會:法蘭克福

拜耳球場

(BayArena)
城市:勒沃庫森
容量:30,200
球會:利華古遜

Thumb Thumb
普魯士公園球場

(Borussia-Park)
城市:門興格拉德巴赫
容量:46,297
球會:慕遜加柏

萊茵-內卡競技場

(Rhein-Neckar-Arena)
城市:辛斯海姆
容量:25,641
球會:賀芬咸

大眾汽車球場

(Volkswagen-Arena)
城市:沃爾夫斯堡
容量:25,361
球會:禾夫斯堡

Remove ads

賽制

上屆比賽一樣,同樣有16支隊伍參賽,分成四個小組進行單循環賽,各小組前2名進入8強淘汰賽,8強淘汰賽勝者進行4強準決賽,4強準決賽負者和勝者分別參加3、4名決賽和冠亞軍決賽。

參賽球隊

參見:2011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外圍賽

本屆比賽晉級球隊如下[7]

  • 亞洲(3席):

北韓 澳洲 日本

  • 非洲(2席):

赤道幾內亞 奈及利亞

  • 北中美及加勒比海地區(2.5席):

加拿大 墨西哥 美國

  • 南美洲(2席):

巴西 哥倫比亞

  • 大洋洲(1席):

紐西蘭

  • 歐洲(5.5席,含東道主):

德國(東道主)、 法國 挪威 瑞典 英格蘭

賽程

賽程於2009年3月20日公佈,主辦國置於A1位置。與之前的競賽不同的是,本屆賽事不設「雙料娛樂」,同日舉行的賽事安排於不同的球場上演[5]

抽籤

在外圍賽完成後,抽籤於2010年11月29日在法蘭克福舉行[8],前一天籌委會宣佈抽籤程序:[9]

更多資訊 第1組, 第2組 ...
第1組:
在抽籤前先行訂定的種子隊。
第2組:
澳大利亞及朝鮮不可以與同在亞洲區出線的日本編在B組參賽;同樣地,加拿大及墨西哥亦不可以與同在北中美及加勒比海區出線的美國編在C組參賽。
第3組:
為避免兩支南美洲區同編於D組參賽,如果哥倫比亞不是第3組首支被抽中的球隊,被抽中的球隊會直接編入D組。
第4組:
A組會有兩支歐洲區球隊參賽。

分組賽

Thumb
揭幕儀式

當分組賽同組球隊有同分的情況,其排名取決於:[10]

  1. 全部分組賽事得失球差較佳者;
  2. 全部分組賽事入球較多者;
  3. 同分球隊對賽取得較高積分者;
  4. 同分球隊對賽得失球差較佳者;
  5. 同分球隊對賽入球較多者;
  6. 公平競技條件基於領取黃牌數目;
  7. 抽籤決定排名。

A組

更多資訊 排名, 賽 ...
資料來源:FIFA
排名規則:分組賽排名準則
(H) 東道主
更多資訊 奈及利亞, 0–1 ...
觀眾人數:25,475
裁判:Kari Seitz(美國

更多資訊 德國, 2–1 ...
觀眾人數:73,680
裁判:Jacqui Melksham(澳洲

更多資訊 加拿大, 0–4 ...
觀眾人數:16,591
裁判:深野悅子(日本

更多資訊 德國, 1–0 ...
觀眾人數:48,817
裁判:車成美(南韓

更多資訊 法國, 2–4 ...
觀眾人數:45,867
裁判:Kirsi Heikkinen(芬蘭

更多資訊 加拿大, 0–1 ...
觀眾人數:13,638
裁判:Finau Vulivuli(斐濟
Remove ads

B組

更多資訊 排名, 賽 ...
資料來源:FIFA
排名規則:分組賽排名準則
更多資訊 日本, 2–1 ...
觀眾人數:12,538
裁判:Kirsi Heikkinen(芬蘭

更多資訊 墨西哥, 1–1 ...
觀眾人數:18,702
裁判:Silvia Reyes(秘魯

更多資訊 日本, 4–0 ...
觀眾人數:22,291
裁判:Christina W. Pedersen(挪威

更多資訊 紐西蘭, 1–2 ...
觀眾人數:19,110
裁判:Therese Neguel(喀麥隆

更多資訊 英格蘭, 2–0 ...
觀眾人數:20,777
裁判:Carol Anne Chenard(加拿大

更多資訊 紐西蘭, 2–2 ...
觀眾人數:20,451
裁判:Jenny Palmqvist(瑞典

C組

更多資訊 排名, 賽 ...
資料來源:FIFA
排名規則:分組賽排名準則
更多資訊 哥倫比亞, 0–1 ...
觀眾人數:21,106
裁判:Carol Anne Chenard(加拿大

更多資訊 美國, 2–0 ...

更多資訊 北韓, 0–1 ...
觀眾人數:23,768
裁判:Estela Álvarez(阿根廷

更多資訊 美國, 3–0 ...
觀眾人數:25,475
裁判:Dagmar Damková(捷克

更多資訊 瑞典, 2–1 ...
觀眾人數:23,468
裁判:深野悅子(日本

更多資訊 北韓, 0–0 ...
觀眾人數:7,805
裁判:Christina W. Pedersen(挪威
Remove ads

D組

更多資訊 排名, 賽 ...
資料來源:FIFA
排名規則:分組賽排名準則
更多資訊 挪威, 1–0 ...
觀眾人數:12,928
裁判:Quetzalli Alvarado(墨西哥

更多資訊 巴西, 1–0 ...
觀眾人數:27,258
裁判:Jenny Palmqvist(瑞典

更多資訊 澳洲, 3–2 ...
觀眾人數:15,640
裁判:Gyöngyi Gaál(匈牙利

更多資訊 巴西, 3–0 ...
觀眾人數:26,067
裁判:Kari Seitz(美國

更多資訊 赤道幾內亞, 0–3 ...
觀眾人數:35,859
裁判:Bibiana Steinhaus(德國

更多資訊 澳洲, 2–1 ...
觀眾人數:18,474
裁判:Estela Álvarez(阿根廷
Remove ads

淘汰賽

 
半準決賽準決賽決賽
 
          
 
7月9日–沃爾夫斯堡
 
 
德國0
 
7月13日–法蘭克福
 
日本加時1
 
日本3
 
7月10日–奧格斯堡
 
瑞典1
 
瑞典3
 
7月17日–法蘭克福
 
澳洲1
 
日本p2 (3)
 
7月9日–勒沃庫森
 
美國2 (1)
 
英格蘭1 (3)
 
7月13日–門興格拉德巴赫
 
法國p1 (4)
 
法國1
 
7月10日–德雷斯頓
 
美國3 季軍戰
 
巴西2 (3)
 
7月16日–辛斯海姆
 
美國p2 (5)
 
瑞典2
 
 
法國1
 

半準決賽

{{footballbox |date= 2011年7月9日 |time=18:00 |team1=英格蘭 |score= 1–1 |aet=yes |report=https://www.fifa.com/womensworldcup/matches/round=255995/match=300144433/index.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eam2= 法國 |goals1 = J·斯科特 入球 59' |goals2 = Bussaglia英語Élise Bussaglia 入球 88' |stadium= 勒沃庫森拜耳球場 |attendance=26,395 |referee= Jenny Palmqvist(瑞典) |penalties1 =

|penaltyscore = 3–4 |penalties2 =

}}


更多資訊 德國, 0–1 (加時賽) ...
觀眾人數:26,067
裁判:Quetzalli Alvarado(墨西哥

更多資訊 瑞典, 3–1 ...
觀眾人數:24,605
裁判:Silvia Reyes(秘魯

更多資訊 巴西, 2–2 (加時賽) ...
觀眾人數:25,598
裁判:Jacqui Melksham(澳洲

準決賽

更多資訊 法國, 1–3 ...
觀眾人數:25,676
裁判:Kirsi Heikkinen(芬蘭

更多資訊 日本, 3–1 ...
觀眾人數:45,434
裁判:Carol Anne Chenard(加拿大

季軍戰

更多資訊 瑞典, 2–1 ...
觀眾人數:25,515
裁判:Kari Seitz(美國

決賽

更多資訊 日本, 2–2 (加時賽) ...

最終排名

更多資訊 排名, 組別 ...
資料來源:FIFA
(C) 冠軍; (H) 東道主

合作夥伴

更多資訊 國際足總合作夥伴, 女子世界盃贊助商 ...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