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1年德國人口普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1年德國人口普查是兩德統一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德國人口普查由德國聯邦統計局負責,普查標準日在2011年5月9日。根據本次普查,2011年德國常住總人口數為80,219,695人。[1][2][3]
概要
根據2006年8月29日的內閣決議,當時基民盟 (CDU)/基社盟 (CSU)與社民黨 (SPD)所組成的聯合政府決定參與2011年歐洲聯盟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4]德西的前一次普查是1987年5月25日(24年前),而德東前一次普查則是在1981年12月31日(30年前)。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世界概況,2009年德國年中人口估計數為82,329,758人。[5]
本次普查原本計畫採用登記式普查 (Registergestützter Zensus),取代過去的傳統問卷式普查。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Wirtschaftsforschung) 的估算,若採用傳統問卷式普查將耗費10億歐元,而新的調查方法只要3億歐元。[6]德國聯邦統計局則估計傳統調查法需要14億歐元,新式調查法則需要4.5億歐元。[4]普查最後的實際花費為7.1億歐元。[7]
「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是藉由完善可靠的戶籍登記系統從各政府部門取得公務登記資料,再輔以抽樣調查來彌補公務登記所無法獲得的資料;從2011年5月9日到7月31日,8萬名調查員抽樣進行實地面訪調查並填寫問卷。調查對象是de jure 常住人口,外國使領館人員與外國駐軍並不在調查範圍內。[8]所有受訪公民依法需如實的回答問卷,若拒絕配合受訪,將遭到罰款。
問卷由46個問題組成,調查項目包含:年齡、性別、國籍、宗教、婚姻狀況、移民、教育程度與職業等。
Remove ads
調查結果
普查結果顯示德國常住總人口為80,219,695人,其中男性有39,145,941人 (48.8%),女性有41,073,754人 (51.2%)。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天主教會 福音教會 無信仰
Remove ads
爭議

德國曾經歷納粹蓋世太保與東德史塔西長期監控迫害人民的慘痛歷史,因此對於「老大哥」侵犯隱私特別敏感。反對人士擔心敏感資料遭到有心人士濫用,害怕成為「透明公民」,而普查是走向國家全面監控、思想審查的第一步。實際上1987年普查原定在1981年進行,由於大規模抗議與抵制才拖延至1987年舉行。
為保障個人資料隱私權,德國聯邦統計局禁止將蒐集到的資料轉移給其他機構,並且儘早將姓名與地址等個人資料刪除。[13][14]
問題8關於個人宗教信仰,這是唯一可以拒絕回答的問題。[15]反對人士批評宗教信仰並不是歐盟所規定需要調查的項目。除此以外,問題8之「無信仰或不屬於宗教團體」以下不再細分其他宗教世界觀與非宗教世界觀 (如人道主義、不可知論與和平主義等)。[16]
德國人口比先前估計的短少150萬,這對以嚴謹、準確自豪的德國人來說乃一大羞辱。自東西德在1981與1987年的最後一次普查後,出生、死亡、遷徙等人口動態統計是由地方戶政單位所管理登記。經過深入調查,過去數年來人口高估的主因並不是由於生育率降低所造成的人口自然消長或是計算錯誤,而是1990年代移入德東的移民又二次移民離開了德東;這些移民在回到自己的國家或是前往經濟較發達的德西後,並未通報註銷戶籍,且在新地方又登記新的戶籍,[17]久而久之,戶籍登記人口與實際人口便差距越來越大,直到事隔20幾年後實際調查才發現這些幽靈人口根本不存在,才會造成這種150萬人一夜間憑空消失的情況。
人口高估的其中一項後果是2011/2012年度各邦預算與稅金的重新分配。各邦同意限制2011年三分之一的額外支出與2012年的三分之二,2013年起調整後的人口才開始納入考量。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