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為一次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統計處在2011年6月30日至8月2日期間進行,為期34天。是次人口普查是由行政長官與行政會議依據香港法例第316章《普查及統計條例》所訂立的《普查及統計(2011 年人口普查)令》而進行的。這次普查將涵蓋全港住戶及人口,政府統計處預計有約240萬個住戶、710萬人會接受訪問。

是次普查首次引入電子問卷,長、短問卷的市民可選擇在網際網路回答,短問卷的市民亦可依舊選擇自行填寫及郵寄問卷。6月30日至7月15日為是次普查自行填報階段,7月16日至8月2日則為統計員上門面談訪問階段。
Remove ads
普查項目
是次普查共有項目41個,與06年的中期人口普查相同。
|
內部遷移特徵
| |
房屋特徵
|
住戶特徵
|
以上各項在斜體者為引申推出,下劃線者為短問卷的項目(共12項),長問卷則普查以上所有項目。
Remove ads
發生事件
與上一次人口普查的主要分別
與上一次人口普查(2001年香港人口普查)比較,是次人口普查的特點如下:
- 是次人口普查改於7月進行,有別於昔日的3月,因此學校再沒有需要設立「人口普查假期」。
- 須作答長問卷的住戶比例由2001年的七分之一降至是次的十分之一。
- 是次人口普查首次容許住戶透過網際網路作答問卷。
調查結果
普查結果顯示2011年香港總人口為7,071,576人,其中6,859,341人為常住居民、212,235人為流動居民;男性3,303,015人 (46.7%)、女性3,768,561人 (53.3%)。
Remove ads

在2011年,93.6%的人口 (即662萬人) 是華人。在45萬非華裔人口中,最多的是印尼人、菲律賓人及白人。
- 【其他】包含黑人、拉丁美洲人等。
Remove ads
廣州話是5歲及以上人口在家中最常用的語言,比例為89.5%,和2006年的水平 (90.8%) 相若。普通話、印尼語與菲律賓語的使用人口則有顯著成長;其他中國方言使用人口則逐年衰退。
- 【福建話】包括台灣話。
Remove ads
在香港本地出生的人口佔60.5%,而在香港以外地方出生的人口佔39.5%,顯示移民是香港社會的重要成分,其中來自中國內地的移民最多 (31.0%),其次是印尼、菲律賓與澳門。
在2011年,有91.8%的人口,即約649萬人口是中國籍,而永久居留地是香港;另外,1.4%人口的國籍是中國籍,而永久居留地不是香港。餘下較多居港人口的國籍是印尼、菲律賓及英國。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