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2年歐洲國家盃

第14屆賽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
Remove ads

2012年歐洲國家盃(UEFA Euro 2012)是第十四屆歐洲國家盃,於2012年6月8日–7月1日在波蘭烏克蘭舉行,這屆賽事是繼2000年2008年後第三次由兩個國家共同協辦。共有16支球隊參加了會內賽賽事。除主辦國波蘭及烏克蘭外,其餘14隊由外圍賽來產生。值得一提的是,今屆歐洲國家盃的主色為紫色

快速預覽 Mistrzostwa Europy w Piłce Nożnej 2012(波蘭語)Чемпіонат Європи з футболу 2012 (烏克蘭語), 賽事資料 ...

今屆並沒有引入因2010年世界盃中的多次誤判而令球迷極力要求FIFA引入的門線技術,反而多了兩個底綫裁判。可惜效果並不顯著,並曾有幾場比賽的進球已過白綫,但被底綫裁判無視。

今屆兩個主辦國波蘭烏克蘭的球隊,如上屆的主辦國瑞士奧地利一樣,皆早在首輪分組賽已被淘汰出局,而同樣在分組賽出局的,亦包括在分組賽三戰全敗的應屆世界盃亞軍荷蘭。與荷蘭同組的德國,卻在分組賽三戰全勝,之後在八強賽淘汰希臘,取得連同外圍賽在內,歐國盃連勝十四場的紀錄,一度成為奪標大熱,可惜在準決賽被義大利以2–1擊敗。在賽前被假球醜聞困擾的義大利,雖在分組賽僅以次名出線,但越踢越好,最後殺入決賽,對手是衞冕的西班牙。西班牙在多場比賽刻意排出沒有前鋒的「無鋒陣」,被指踢法消極沉悶而受到非議,但西班牙先後淘汰法國葡萄牙晉級決賽。

今屆決賽是義大利對西班牙,分組賽兩隊首次碰頭打成1–1平手,但西班牙隊將「無鋒陣」發揮成「全隊皆鋒」,攻力大增,再加上義大利隊多名後防球員先後受傷,下半場更因此以十人應戰,以至西班牙屢次撕破義大利防線,最終以4–0擊敗義大利,這個比分也是歷來歐洲國家盃決賽最懸殊的比分,而西班牙亦成為歐國盃首支衞冕成功的球隊。由於西班牙隊也是2010年南非世界盃冠軍,亞軍義大利隊將會代表歐洲出席於巴西舉行的2013年聯合會盃

Remove ads

東道國的甄選過程

甄選歷史

2012年歐洲盃合共由五個申辦單位共七個國家角逐:

  1.  克羅埃西亞 匈牙利(聯合申辦)
  2.  希臘
  3.  義大利
  4.  波蘭 烏克蘭(聯合申辦)
  5.  土耳其

2005年11月8日歐洲足總執行委員會就每張候選名單舉行投票及公佈結果。[1]

2006年5月31日就入選第二輪投票的三張名單,提交更詳盡的計劃書,同年9月歐洲足總就候選國進行實地視察,2007年4月18日於威爾斯卡迪夫舉行最後投票,及公佈結果。

Remove ads

投票程序

投票最多分兩輪舉行,前題下要有足夠的法定人數,即至少有八個委員會的成員,但不包括歐洲足總主席及其副手。在第一輪,每個成員國代表有一票表決權。假如波蘭/烏克蘭於首輪投票得絕對多數,便不用舉行第二輪投票。

組成投票委員會的14名成員:

  1. 普拉蒂尼(Michel Platini,法國)-會長
  2. 厄齊克(Şenes Erzik,土耳其)-第一副會長
  3. 哥富·湯臣(Geoff Thompson,英格蘭)-第二副會長
  4. 安赫爾·馬里亞·比利亞(Angel María Villar Llona,西班牙)-第三副會長
  5. 哈德·邁爾-福費爾德(Gerhard Mayer-Vorfelder,德國)-第四副會長
  6. Marios N. Lefkaritis(賽普勒斯)-第五副會長
  7. 弗朗哥·卡拉羅(Franco Carraro,義大利)
  8. 維亞切斯拉夫·科洛斯科夫(Viacheslav Koloskov,俄羅斯)
  9. 吉爾伯托·馬戴爾(Gilberto Madaíl,葡萄牙)
  10. 約瑟·米福蘇德(Joseph Mifsud,馬爾他)
  11. 佩爾·歐姆達爾(Per Ravn Omdal,挪威)
  12. 米爾恰·桑度(Mircea Sandu,羅馬尼亞)
  13. 馬蒂厄·斯普林格斯(Dr Mathieu Sprengers,荷蘭)
  14. 格里戈里·蘇爾基斯(Hryhoriy Surkis,烏克蘭)

由於義大利烏克蘭是其中兩個申辦國家,故在投票委員會中的所屬代表避席,不具備投票權[2]

場地

2012年歐洲國家盃合共舉行31場賽事,分別由烏克蘭主辦16場及波蘭主辦15場[3],分配如下:

  • 華沙:3場分組賽,包括揭幕賽、1/4決賽及半決賽(合共5場);
  • 格但斯克:3場分組賽、1/4決賽(合共4場);
  • 樂斯拉夫:3場分組賽;
  • 波茲南:3場分組賽;
  • 基輔:3場分組賽、1/4決賽及決賽(合共5場);
  • 利維夫:3場分組賽;
  • 哈爾科夫:3場分組賽;
  • 頓內茨克:3場分組賽、1/4決賽、半決賽(合共5場)。
更多資訊 華沙, 波茲南 ...
Remove ads

外圍賽

外圍賽於2010年2月7日在波蘭進行抽籤,於2010年世界盃結束後,九月份正式展開,51支參與外圍賽的球隊分為9組,各小組成績最好的首名可以晉身決賽圈賽事,所有次名球隊的成績經調整後,最佳成績的一隊亦會自動晉級,餘下8隊需進行兩回合附加賽決定晉級資格。

出線球隊

更多資訊 國家, 外圍賽成績 ...
Remove ads

決賽周抽籤

2011年12月2日在烏克蘭基輔的「烏克蘭藝術博物館」(National Palace of Arts "Ukraina")舉行抽籤儀式[12][13]

與2004年及2008年的決賽圈相同,16支參賽球隊按歐洲足總積分排名被分為4個檔次分組[14],而作為聯合主辦國,波蘭和烏克蘭獲自動置於第一組,同組還有衛冕冠軍西班牙[15]

在抽籤過程中,分組賽每個小組各有一隊來自四個不同的檔次分組。同時亦會決定由第二至第四檔次分組的席次(例如 A2、A3或A4)以編制賽程[15]。為方便安排,波蘭獲預早編為A1,而烏克蘭則為D1[16],代表荷蘭和西班牙只能夠取得B1或C1。

更多資訊 第一檔次, 第二檔次 ...

抽籤結果如下:

更多資訊 位置, 球隊 ...
Remove ads

參賽名單

每支球隊需要在2012年5月28日向歐洲足總提交參賽球員名單,名單球員限額為23人,其中要包括3名守門員

分組賽

每場獲勝的隊伍 3 分、戰平兩隊各得 1 分。小組三輪比賽過後,積分最高的 2 隊進入淘汰賽。

排名準則

積分相同而導致無法確定排名及出線權的兩支以上隊伍,將依次按照以下規則比較排名先後(根據官方規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8.07、8.08條以及補充規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7][18]

  1. 同分隊伍相互之間的比賽所獲的積分高者居前
  2. 同分隊伍相互之間的比賽所獲的淨球數數高者居前(當三或四支隊伍同分時)
  3. 同分隊伍相互之間的比賽所獲的進球數高者居前(當三或四支隊伍同分時)
  4. 如果三或四支同分隊伍比較過1至3條規則之後,還有兩支隊伍無法確定排名先後,那麼對於這兩支隊伍,再重新依次使用1至3條規則比較,如果依然無法確定排名,則依次使用5至10條規則
  5. 小組全部比賽中的淨球數數高者居前
  6. 小組全部比賽中的進球數高者居前
  7. 如果兩支(且僅此兩支)隊伍按照1至6條規則依然無法確定排名先後,並且最後一輪這兩支隊伍相互之間進行比賽(且戰平),那麼賽後立即進行PK大戰來決出兩者的排名先後,否則將依次使用8至10條規則
  8. 歐洲足總國家隊積分排名高者居前
  9. 在本屆賽事中公平競賽評分高者居前
  10. 抽籤決定
Remove ads

淘汰賽

射手榜

助攻榜

贊助

申辦醜聞

香港電視轉播權

其他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