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3年巴拉圭大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3年巴拉圭大選於2013年4月21日舉行,在野的保守派紅黨候選人奧拉西奧·卡提斯擊敗真正激進自由黨提名人埃弗拉因·阿萊格雷贏得總統選舉,而紅黨在巴拉圭參議院與巴拉圭眾議院中也取得多數席位。這次選舉是紅黨在2008年大選中失去長達60年的政權後首度重新執政,亦是巴拉圭第二次和平政黨輪替[1]。
Remove ads
背景
費爾南多·盧戈在2008年巴拉圭大選中獲選成為巴拉圭總統,結束紅黨自1947年以來的長期執政。但是在2012年6月發生因驅逐佔領私人農莊之農民而造成11名農民和6名警察死亡的案件,作為反對黨的紅黨隨後推動爭議性彈劾使得他無法完成任期,在下臺後由副總統費德里科·弗朗哥擔任代理總統。而這次彈劾案隨即被指控是由國會發起的政變行動,為此南方共同市場與南美洲國家聯盟決定對巴拉圭實施暫時停權[2]。
競選
無國界記者在2013年4月時公開表示:「巴拉圭對於記者而言仍然是一個危險的國家,部分是因為政治和組織犯罪之間有所聯繫,而這在競選期間廣泛遭到批評。」其中在報告中指出在巴拉圭當地雖然有兩家電視台曾拒絕播出與前次彈劾費爾南多·盧戈有關的競選廣告,但之後電視臺也擔心是否在未來會遭到不平等待遇[3]。
結果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之後
在選舉結果公布之後,巴拉圭總統候選人之一阿列格雷很快便坦承落敗[1]。
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向巴拉圭人民祝賀並且表示這次大選為「模範選舉」,並宣布她本人支持巴拉圭重新加入南方共同市場之中[4]。烏拉圭總統何塞·穆希卡則祝賀卡提斯當選成為總統,並且邀請後者代表巴拉圭民眾參與於6月在烏拉圭舉辦的南方共同市場首腦會議[5]。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凱瑟琳·艾希頓則稱讚選舉時有序且平靜[6],而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則期望巴拉圭能夠因此「回歸民主和社會正義」[7]。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