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7年香港羽球超級賽

羽毛球賽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7年香港羽球超級賽為第30屆香港公開羽球錦標賽,是2017年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的第十二站(最後一站)。本屆賽事於2017年11月21日至11月26日在香港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並獲YONEX-SUNRISE贊助,總獎金為40萬美元。

快速預覽 2017年香港羽球超級賽, 賽事資料 ...

優勝者

賽事資料

Thumb
比賽場館 - 香港體育館
Thumb
比賽場館側門和電視台直播車
Thumb
比賽場館外圍的佈置
Thumb
比賽場地的內部佈置

比賽安排

賽事包括: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及混合雙打五個項目,分預賽(Qualifying Rounds)及會內賽(Main Draw)兩部分[1]

更多資訊 項目, 預賽選手 ...

比賽日程

大會公布的日程如下[1]

更多資訊 賽日, 日期 ...

獎金安排

本屆賽事的總獎金為美金400,000元。按世界羽聯的指引,獎金分布的安排如下[1]

更多資訊 項目, 獎金(按美元計算) ...

賽事種子

大會將分別根據2017年10月12日及10月26日世界羽聯的世界排名,決定參賽者的資格及種子排名[1]。種子的安排如下[2]

Remove ads

賽事賽果

男子單打

上半區[3]
第一輪 第二輪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丹麥 維克托·阿薩爾森 (棄權)
PFQ 日本 坂井一將 PFQ 日本 坂井一將 11 21 21
印度 普蘭諾伊·H·S 19 21 21 印度 普蘭諾伊·H·S 21 10 15
香港 胡贇 21 17 15 PFQ 日本 坂井一將 15 13
7 中華臺北 周天成 21 20 17 丹麥 安德斯·安東森 21 21
法國 布里斯·利弗德斯 11 22 21 法國 布里斯·利弗德斯 14 14
中華臺北 許仁豪 18 10 丹麥 安德斯·安東森 21 21
丹麥 安德斯·安東森 21 21 丹麥 安德斯·安東森 14 21 17
PFQ 泰國 科希特·佩爾帕達布 21 21 5 中國 諶龍 21 19 21
中國 黃宇翔 16 14 PFQ 泰國 科希特·佩爾帕達布 15 9
Q3 印度 卡夏普·帕魯帕利 21 9 20 Q2 大韓民國 李東根 21 21
Q2 大韓民國 李東根 15 21 22 Q2 大韓民國 李東根 16 13
5 中國 諶龍 21 21 5 中國 諶龍 21 21
大韓民國 李炫一 14 17 5 中國 諶龍 21 21 21
印度尼西亞 喬納坦·克里斯蒂 17 13 中華臺北 王子維 23 10 19
中華臺北 王子維 21 21
下半區[3]
第一輪 第二輪 半準決賽 準決賽
香港 黃永棋 18 21 21
印度尼西亞 A·S·金廷 21 11 16 香港 黃永棋 19 21 19
丹麥 H-K·S·維汀哈斯 21 17 12 6 中國 石宇奇 21 16 21
6 中國 石宇奇 13 21 21 6 中國 石宇奇 13 21 21
日本 常山幹太 10 13 3 中國 林丹 21 17 15
香港 伍家朗 21 21 香港 伍家朗 21 18 20
Q4 泰國 蘇龐余·阿韋辛桑農 24 11 18 3 中國 林丹 17 21 22
3 中國 林丹 22 21 21 6 中國 石宇奇 19 8
PFQ 中國 喬斌 21 16 16 8 馬來西亞 李宗偉 21 21
Q1 香港 魏楠 15 21 21 Q1 香港 魏楠 23 11 12
中國 田厚威 9 7 8 馬來西亞 李宗偉 21 21 21
8 馬來西亞 李宗偉 21 21 8 馬來西亞 李宗偉 21 21
PFQ 印度 沙魯巴·維爾馬 15 8 2 大韓民國 孫完虎 11 12
印度尼西亞 湯米·蘇吉亞托 21 21 印度尼西亞 湯米·蘇吉亞托 21 16 12
印度 塞·帕拉內斯·B 8 16 2 大韓民國 孫完虎 11 21 21
2 大韓民國 孫完虎 21 21
準決賽及決賽[3]
  準決賽 決賽
                         
   丹麥 安德斯·安東森 14 21 17  
5  中國 諶龍 21 19 21  
  5  中國 諶龍 14 19
  8  馬來西亞 李宗偉 21 21
6  中國 石宇奇 19 8
  8  馬來西亞 李宗偉 21 21  

Remove ads

女子單打

上半區[4]
第一輪 第二輪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中華臺北 戴資穎 21 21
泰國 蓬帕威·磋楚翁 19 14 1 中華臺北 戴資穎 21 21
香港 張雁宜 11 21 14 日本 高橋沙也加 17 13
日本 高橋沙也加 21 11 21 1 中華臺北 戴資穎 21 23
8 中國 陳雨菲 21 21 8 中國 陳雨菲 15 21
PFQ 中華臺北 陳肅諭 15 13 8 中國 陳雨菲 18 21 21
丹麥 梅蒂·波爾森 19 21 印度 塞娜·內維爾 21 19 10
印度 塞娜·內維爾 21 23 1 中華臺北 戴資穎 21 18 21
3 大韓民國 成池鉉 21 21 3 大韓民國 成池鉉 9 21 7
丹麥 L·H·傑克斯菲德 16 8 3 大韓民國 成池鉉 24 21
大韓民國 李張美 21 15 15 香港 葉姵延 22 11
香港 葉姵延 14 21 21 3 大韓民國 成池鉉 21 13 21
7 中國 何冰嬌 21 21 7 中國 何冰嬌 15 21 15
美國 張蓓雯 8 16 7 中國 何冰嬌 21 21
中華臺北 江美慧 17 10 泰國 布桑蘭·恩布魯龐 17 14
泰國 布桑蘭·恩布魯龐 21 21
下半區[4]
第一輪 第二輪 半準決賽 準決賽
Q3 印度尼西亞 Y·Y·蘇珊托 21 20 21
泰國 妮查恩·金達蓬 11 22 14 Q3 印度尼西亞 Y·Y·蘇珊托 3 14
Q2 泰國 蓬迪·布拉那巴碩 15 12 6 泰國 拉差諾·依瑟儂 21 21
6 泰國 拉差諾·依瑟儂 21 21 6 泰國 拉差諾·依瑟儂 21 21
加拿大 李文珊 21 21 加拿大 李文珊 14 16
中華臺北 李佳馨 16 13 加拿大 李文珊 19 21 11
日本 三谷美菜津 14 9 4 西班牙 卡羅列娜·馬琳 21 13 8
4 西班牙 卡羅列娜·馬琳 21 21 6 泰國 拉差諾·依瑟儂 17 17
Q1 香港 周景苓 10 9 2 印度 P·V·辛度 21 21
日本 佐藤冴香 21 21 日本 佐藤冴香 26 16 12
大韓民國 金效旻 10 21 17 5 日本 山口茜 24 21 21
5 日本 山口茜 21 14 21 5 日本 山口茜 12 19
日本 大堀彩 21 21 2 印度 P·V·辛度 21 21
俄羅斯 葉夫根尼婭·科澤茨卡亞 13 19 日本 大堀彩 14 17
Q4 香港 梁悅儀 18 10 2 印度 P·V·辛度 21 21
2 印度 P·V·辛度 21 21
準決賽及決賽[4]
  準決賽 決賽
                         
  1  中華臺北 戴資穎 21 18 21  
3  大韓民國 成池鉉 9 21 7  
  1  中華臺北 戴資穎 21 21
  2  印度 普薩拉·文卡塔·辛度 18 18
6  泰國 拉差諾·依瑟儂 17 17
  2  印度 普薩拉·文卡塔·辛度 21 21  

男子雙打

上半區[5]
第一輪 第二輪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印度尼西亞 M·F·吉德翁
印度尼西亞 K·S·蘇卡穆約
17 21 21
馬來西亞 吳蔚昇
馬來西亞 張御宇
21 10 12 1 印度尼西亞 M·F·吉德翁
印度尼西亞 K·S·蘇卡穆約
18 21 21
日本 保木卓朗
日本 小林優吾
21 21 日本 保木卓朗
日本 小林優吾
21 13 14
丹麥 馬蒂亞斯·克里斯蒂安森
丹麥 大衛·道嘉德
19 16 1 印度尼西亞 M·F·吉德翁
印度尼西亞 K·S·蘇卡穆約
21 21
8 中華臺北 李哲輝
中華臺北 李洋
16 16 馬來西亞 王耀新
馬來西亞 陳蔚強
14 17
馬來西亞 王耀新
馬來西亞 陳蔚強
21 21 馬來西亞 王耀新
馬來西亞 陳蔚強
17 22 21
印度尼西亞 亨德拉·塞蒂亞萬
馬來西亞 陳文宏
21 21 印度尼西亞 亨德拉·塞蒂亞萬
馬來西亞 陳文宏
21 20 12
Q4 大韓民國 金元昊
大韓民國 徐承宰
16 16 1 印度尼西亞 M·F·吉德翁
印度尼西亞 K·S·蘇卡穆約
21 16 21
4 中國 李俊慧
中國 劉雨辰
21 21 4 中國 李俊慧
中國 劉雨辰
13 21 13
香港 羅卓謙
香港 李晉熙
17 18 4 中國 李俊慧
中國 劉雨辰
22 18 21
印度 馬奴·阿特里
印度 蘇密特·雷迪
17 17 Q2 馬來西亞 林欽華
大韓民國 柳延星
20 21 19
Q2 馬來西亞 林欽華
大韓民國 柳延星
21 21 4 中國 李俊慧
中國 劉雨辰
24 21
7 印度尼西亞 R·K·蘇華迪
印度尼西亞 安加·普拉塔瑪
21 22 俄羅斯 弗拉基米爾·伊萬諾夫
俄羅斯 伊萬·索松諾夫
22 11
中國 何濟霆
中國 黃凱祥
19 20 7 印度尼西亞 R·K·蘇華迪
印度尼西亞 安加·普拉塔瑪
9 12
俄羅斯 弗拉基米爾·伊萬諾夫
俄羅斯 伊萬·索松諾夫
21 14 21 俄羅斯 弗拉基米爾·伊萬諾夫
俄羅斯 伊萬·索松諾夫
21 21
Q3 中國 柴飈
中國 王澤康
18 21 14
下半區[5]
第一輪 第二輪 半準決賽 準決賽
日本 井上拓斗
日本 金子祐樹
21 22
PFQ 德國 馬克·拉姆斯富斯
德國 M·E·塞德爾
17 20 日本 井上拓斗
日本 金子祐樹
21 17 21
Q1 中華臺北 柏禮維
中華臺北 楊明哲
17 12 5 中國 劉成
中國 張楠
18 21 19
5 中國 劉成
中國 張楠
21 21 日本 井上拓斗
日本 金子祐樹
21 21
印度尼西亞 穆罕默德·阿赫桑
印度尼西亞 R·A·薩普特拉
21 16 21 印度尼西亞 穆罕默德·阿赫桑
印度尼西亞 R·A·薩普特拉
17 15
中華臺北 陳宏麟
中華臺北 王齊麟
13 21 15 印度尼西亞 穆罕默德·阿赫桑
印度尼西亞 R·A·薩普特拉
17 21 21
丹麥 金·阿斯特魯普
丹麥 A·S·拉斯姆森
25 21 丹麥 金·阿斯特魯普
丹麥 A·S·拉斯姆森
21 16 18
3 日本 嘉村健士
日本 園田啟悟
23 16 日本 井上拓斗
日本 金子祐樹
22 20 15
印度尼西亞 貝里·安格里亞萬
印度尼西亞 哈迪安托
18 21 21 6 丹麥 馬德斯·康拉德-彼德森
丹麥 馬德斯·皮勒爾·科爾丁
20 22 21
香港 柯展聰
香港 鄧俊文
21 19 12 印度尼西亞 貝里·安格里亞萬
印度尼西亞 哈迪安托
17 11
泰國 革德倫·吉丁努蓬
泰國 德差蓬·保烏拉努科
18 13 6 丹麥 馬德斯·康拉德-彼德森
丹麥 馬德斯·皮勒爾·科爾丁
21 21
6 丹麥 馬德斯·康拉德-彼德森
丹麥 馬德斯·皮勒爾·科爾丁
21 21 6 丹麥 馬德斯·康拉德-彼德森
丹麥 馬德斯·皮勒爾·科爾丁
21 21
印度尼西亞 法賈·阿爾弗蘭
印度尼西亞 M·R·阿利安托
17 16 中華臺北 盧敬堯
中華臺北 楊博涵
18 15
中華臺北 盧敬堯
中華臺北 楊博涵
21 21 中華臺北 盧敬堯
中華臺北 楊博涵
中華臺北 廖敏竣
中華臺北 蘇敬恒
22 21 13 2 丹麥 瑪蒂亞斯·鮑伊
丹麥 卡斯騰·摩根森 (棄權)
2 丹麥 瑪蒂亞斯·鮑伊
丹麥 卡斯騰·摩根森
24 19 21
準決賽及決賽[5]
  準決賽 決賽
                         
  1  印度尼西亞 馬庫斯·費爾納爾迪·吉德翁
 印度尼西亞 凱文·桑加亞·蘇卡穆約
21 16 21  
4  中國 李俊慧
 中國 劉雨辰
13 21 13  
  1  印度尼西亞 馬庫斯·費爾納爾迪·吉德翁
 印度尼西亞 凱文·桑加亞·蘇卡穆約
21 21
  6  丹麥 馬德斯·康拉德-彼德森
 丹麥 馬德斯·皮勒爾·科爾丁
12 18
 日本 井上拓斗
 日本 金子祐樹
22 20 15
  6  丹麥 馬德斯·康拉德-彼德森
 丹麥 馬德斯·皮勒爾·科爾丁
20 22 21  

Remove ads

女子雙打

上半區[6]
第一輪 第二輪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中國 陳清晨
中國 賈一凡
21 21
德國 伊莎貝爾·赫特里克
德國 卡拉·尼爾特
18 8 1 中國 陳清晨
中國 賈一凡
21 21
大韓民國 金昭映
大韓民國 孔熙容
22 21 大韓民國 金昭映
大韓民國 孔熙容
17 17
中華臺北 姜凱心
中華臺北 洪詩涵
20 14 1 中國 陳清晨
中國 賈一凡
17 21 21
6 大韓民國 金慧麟
大韓民國 李紹希
14 21 21 日本 松本麻佑
日本 永原和可那
21 18 13
印度尼西亞 尤爾費拉·巴卡
印度尼西亞 N·K·馬赫斯瓦里
21 18 18 6 大韓民國 金慧麟
大韓民國 李紹希
12 15
日本 松本麻佑
日本 永原和可那
21 9 22 日本 松本麻佑
日本 永原和可那
21 21
大韓民國 白荷娜
大韓民國 蔡侑玎
15 21 20 1 中國 陳清晨
中國 賈一凡
21 21
4 日本 福島由紀
日本 廣田彩花
15 21 23 8 泰國 宗功攀·吉迪特拉恭
泰國 拉溫達·巴宗哉
19 19
丹麥 麥爾肯·弗勒爾戈德
丹麥 薩拉·蒂格森
21 14 21 4 日本 福島由紀
日本 廣田彩花
21 21
中華臺北 許雅晴
中華臺北 吳玓蓉
16 12 大韓民國 李幽琳
大韓民國 申昇瓚
19 13
大韓民國 李幽琳
大韓民國 申昇瓚
21 21 4 日本 福島由紀
日本 廣田彩花
12 19
8 泰國 宗功攀·吉迪特拉恭
泰國 拉溫達·巴宗哉
15 23 23 8 泰國 宗功攀·吉迪特拉恭
泰國 拉溫達·巴宗哉
21 21
中華臺北 林筱閔
中華臺北 吳芳茜
21 21 21 8 泰國 宗功攀·吉迪特拉恭
泰國 拉溫達·巴宗哉
21 21
香港 潘樂恩
香港 謝影雪
26 24 香港 潘樂恩
香港 謝影雪
17 9
Q1 香港 吳詠瑢
香港 袁倩瀅
24 22
下半區[6]
第一輪 第二輪 半準決賽 準決賽
保加利亞 加夫列拉·斯托伊娃
保加利亞 斯蒂法尼·斯托伊娃
18 21 16
馬來西亞 許嘉雯
馬來西亞 溫可微
21 17 21 馬來西亞 許嘉雯
馬來西亞 溫可微
15 7
泰國 查亞倪·查拉查蘭
泰國 帕泰瑪斯·門翁
14 17 日本 田中志穗
日本 米元小春
21 21
5 日本 田中志穗
日本 米元小春
21 21 5 日本 田中志穗
日本 米元小春
21 16 13
中國 黃東萍
中國 李汶妹
21 19 21 中國 黃東萍
中國 李汶妹
15 21 21
印度 阿什維尼·蓬納帕
印度 斯基·雷迪
11 21 19 中國 黃東萍
中國 李汶妹
21 21
Q2 香港 吳芷柔
香港 楊雅婷
13 16 3 丹麥 卡米拉·呂特·尤爾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16 12
3 丹麥 卡米拉·呂特·尤爾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1 21 中國 黃東萍
中國 李汶妹
21 21 15
澳洲 塞特亞納·瑪帕薩
澳洲 格羅婭·薩莫維爾
23 21 印度尼西亞 格雷西婭·波利
印度尼西亞 阿普里亞尼·拉哈育
11 23 21
Q3 泰國 沙威麗·阿米達拜
泰國 帕沖攀·磋楚翁
21 14 澳洲 塞特亞納·瑪帕薩
澳洲 格羅婭·薩莫維爾
12 22
Q4 馬來西亞 宋佩珠
馬來西亞 鄭清憶
16 16 7 中國 黃雅瓊
中國 于小含
21 24
7 中國 黃雅瓊
中國 于小含
21 21 7 中國 黃雅瓊
中國 于小含
21 11 16
中國 杜玥
中國 李茵暉
19 10 印度尼西亞 格雷西婭·波利
印度尼西亞 阿普里亞尼·拉哈育
19 21 21
印度尼西亞 格雷西婭·波利
印度尼西亞 阿普里亞尼·拉哈育
21 21 印度尼西亞 格雷西婭·波利
印度尼西亞 阿普里亞尼·拉哈育
16 24 25
大韓民國 張藝娜
大韓民國 鄭景銀
21 21 大韓民國 張藝娜
大韓民國 鄭景銀
21 22 23
2 日本 松友美佐紀
日本 高橋禮華
16 14
準決賽及決賽[6]
  準決賽 決賽
                         
  1  中國 陳清晨
 中國 賈一凡
21 21  
8  泰國 宗功攀·吉迪特拉恭
 泰國 拉溫達·巴宗哉
19 19  
  1  中國 陳清晨
 中國 賈一凡
14 21 21
   印度尼西亞 格雷西婭·波利
 印度尼西亞 阿普里亞尼·拉哈育
21 16 15
 中國 黃東萍
 中國 李汶妹
21 21 15
   印度尼西亞 格雷西婭·波利
 印度尼西亞 阿普里亞尼·拉哈育
11 23 21  

Remove ads

混合雙打

上半區[7]
第一輪 第二輪 半準決賽 準決賽
PFQ 澳洲 沙旺·塞拉辛哈
澳洲 塞特亞納·瑪帕薩
13 10
日本 保木卓朗
日本 廣田彩花
21 21 日本 保木卓朗
日本 廣田彩花
21 18 21
日本 數野健太
日本 栗原文音
17 22 21 日本 數野健太
日本 栗原文音
19 21 17
中華臺北 曾敏豪
中華臺北 胡綾芳
21 20 13 日本 保木卓朗
日本 廣田彩花
21 21
6 中國 魯愷
中國 湯金華
17 13 新加坡 許永凱
新加坡 陳薇涵
16 13
新加坡 許永凱
新加坡 陳薇涵
21 21 新加坡 許永凱
新加坡 陳薇涵
21 21
Q2 印度尼西亞 A·E·普拉塞特亞
印度尼西亞 M·D·奧克塔維亞尼
21 17 21 Q2 印度尼西亞 A·E·普拉塞特亞
印度尼西亞 M·D·奧克塔維亞尼
13 15
中華臺北 盧敬堯
中華臺北 姜凱心
18 21 19 日本 保木卓朗
日本 廣田彩花
15 20
3 英格蘭 克里斯·愛德考克
英格蘭 加布里·愛德考克
12 19 丹麥 馬蒂亞斯·克里斯蒂安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1 22
丹麥 馬蒂亞斯·克里斯蒂安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1 21 丹麥 馬蒂亞斯·克里斯蒂安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4 21
中國 張楠
中國 劉玄炫
21 21 中國 張楠
中國 劉玄炫
22 12
馬來西亞 陳健銘
馬來西亞 賴沛君
13 17 丹麥 馬蒂亞斯·克里斯蒂安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1 21
7 大韓民國 徐承宰
大韓民國 金荷娜
16 21 16 中華臺北 廖敏竣
中華臺北 陳曉歡
19 17
中華臺北 廖敏竣
中華臺北 陳曉歡
21 15 21 中華臺北 廖敏竣
中華臺北 陳曉歡
21 21
Q1 丹麥 尼克拉斯·諾爾
丹麥 薩拉·蒂格森
21 19 16 中華臺北 王齊麟
中華臺北 李佳馨
12 11
中華臺北 王齊麟
中華臺北 李佳馨
18 21 21
下半區[7]
第一輪 第二輪 半準決賽 準決賽
大韓民國 金元昊
大韓民國 申昇瓚
21 21
香港 李晉熙
香港 周凱華
15 6 大韓民國 金元昊
大韓民國 申昇瓚
13 13
Q3 丹麥 A·S·拉斯姆森
丹麥 L·H·傑克斯菲德
17 21 15 8 香港 鄧俊文
香港 謝影雪
21 21
8 香港 鄧俊文
香港 謝影雪
21 16 21 8 香港 鄧俊文
香港 謝影雪
18 18
PFQ 德國 M·E·塞德爾
德國 琳達·埃弗勒
21 21 4 中國 王懿律
中國 黃東萍
21 21
中華臺北 李洋
中華臺北 許雅晴
17 13 PFQ 德國 M·E·塞德爾
德國 琳達·埃弗勒
20 6
日本 小林優吾
日本 松友美佐紀
16 22 4 中國 王懿律
中國 黃東萍
22 21
4 中國 王懿律
中國 黃東萍
21 24 4 中國 王懿律
中國 黃東萍
10 18
Q4 印度尼西亞 哈菲茲·費薩爾
印度尼西亞 G·E·維德佳佳
15 21 21 5 中國 鄭思維
中國 黃雅瓊
21 21
PFQ 泰國 尼迪蓬·潘普佩克
泰國 宗功攀·吉迪特拉恭
21 19 16 Q4 印度尼西亞 哈菲茲·費薩爾
印度尼西亞 G·E·維德佳佳
21 9 21
泰國 德差蓬·保烏拉努科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13 9 5 中國 鄭思維
中國 黃雅瓊
14 21 23
5 中國 鄭思維
中國 黃雅瓊
21 21 5 中國 鄭思維
中國 黃雅瓊
馬來西亞 吳順發
馬來西亞 賴潔敏
16 23 15 德國 馬克·拉姆斯富斯 (棄權)
德國 伊莎貝爾·赫特里克
PFQ 中國 何濟霆
中國 杜玥
21 21 21 中國 何濟霆
中國 杜玥
17 21 12
德國 馬克·拉姆斯富斯
德國 伊莎貝爾·赫特里克
21 21 德國 馬克·拉姆斯富斯
德國 伊莎貝爾·赫特里克
21 18 21
2 印度尼西亞 普拉文·喬丹
印度尼西亞 戴比·蘇珊托
15 19
準決賽及決賽[7]
  準決賽 決賽
                         
   日本 保木卓朗
 日本 廣田彩花
15 20  
 丹麥 馬蒂亞斯·克里斯蒂安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1 22  
   丹麥 馬蒂亞斯·克里斯蒂安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15 13
  5  中國 鄭思維
 中國 黃雅瓊
21 21
4  中國 王懿律
 中國 黃東萍
10 18
  5  中國 鄭思維
 中國 黃雅瓊
21 2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